狗頭大將軍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七章 于謙醉酒,怒懟永樂大帝!,大明:家父九千歲,狗頭大將軍啊,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醒酒也好。”
“來人,把咱們這位會元老爺的殿試考卷呈上來,朕先看看答的如何。”
要壞菜!
楚蕭聞言,立刻就意識到了不妙。
于謙悲憤求死,考卷裡肯定是借題發揮痛批了北征的事。
咱們這位大明的永樂皇帝雖然經常自比唐王李二,可卻做不到真的能被魏徵那樣的人噴了滿臉口水都能唾面自乾。
這要是讓他看了于謙的考卷,今晚於謙不死都得扒層皮。
可現在他也無法阻止。
眼看著禮部官員把考卷呈給朱棣,楚蕭一刀攮死於謙的心都有了。
果然。
拆開于謙的考卷後,朱棣只是看了兩句就將卷子佛袖扔在了地上。
“于謙。”
“你自己念念,你這考卷上都寫了什麼?”
壞了。
楚蕭聽得出,皇帝的語氣雖然依舊不溫不火,可話語裡的寒意卻讓人聽了都發毛。
這明顯是發火的前兆。
一時間,楚蕭目光盯著于謙不斷暗示,讓他收斂點。
可誰知,于謙這時卻好似那碗醒酒湯發揮了作用一樣,搖搖晃晃的撿起自己的考卷。
“我的考卷,不應景嗎。”
這句明顯是嘲諷的意思,而聽到這話的楚蕭心中更是暗叫不妙。
就連後面原本還在喝酒的太子朱高熾都感覺到了不妙,這會試前三可都是他選上來的,隨即連忙湊了過來。
這時,只見于謙看著手裡的考卷,緩緩開口了。
“村落甚荒涼,年年苦旱蝗。”
“老翁傭納債,稚子賣輸糧。”
“壁破風生屋,梁頹月墮床。”
“那知牧民者,不肯報災傷。”
尼瑪!
聽到于謙在考卷裡作的詩,楚蕭渾身上下的汗毛都豎起來了。
這首詩的意思何其明顯。
說白了就是你大明朝真他媽窮,基層百姓民不聊生,當官的還不敢往上邊反映情況,這還搞個屁的北征。
你這哪是作詩,這是作死。
一時間,楚蕭和李祺都是一副于謙完了的表情,楚蕭甚至都做好跟于謙撇清關係,明早就跑路的準備了。
果然。
只見朱棣聽完後,叉著腰看向于謙反問道:“好啊,你這是當著和尚罵賊禿啊。”
雖然語氣緩和,但任誰都能聽出皇帝怒了。
這是在壓著火,要于謙給個解釋。
開玩笑,皇帝興致勃勃的欽點你的考卷,結果你當著文武百官的面跑過來屌皇帝一頓。
這也就是永樂這一朝,要是放在洪武年間今天旁聽的官員都得埋出兩裡地。
此刻,太子都緊張的滿手心是汗,可於謙卻依舊不管周圍人的想法,他竟然踉蹌著站起來拔高了聲音。
“陛下不知,北征已耗盡國帑,南方賦稅導致百姓已入不敷出。”
“願陛下能收斂好戰之心,與民更始!”
“施恩於天下!!”
于謙的喊聲一聲高過一聲,到最後差不多都是梗著脖子瞪著眼,手指著皇帝在怒罵了。
楚蕭眼睛一閉。
完犢子了。
今晚誰說話也不好使了,自己看來得選個機會跑路了。
至於太子,他也是冷汗直流。
他怎麼就挑了這麼個玩意來做會元。
你死了不要緊,別拉著本宮全家去陪葬啊。
此刻,整個大殿都變得噤若寒蟬,無論百官還是那些天子門生都閉嘴了。
這時候說話,那簡直就是送死。
一時間,朱棣看向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