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頭大將軍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四章 最適合楚蕭的殿試考題!,大明:家父九千歲,狗頭大將軍啊,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通天冠,滾龍袍。
皇冠上垂下的珍珠穗恰好與眼睛平齊,一看之下光華四射。
雖然礙於通天冠的遮擋,一時看不清皇帝的長相,但楚蕭卻能明顯感覺到他身上的壓迫感。
看身板和走路的姿勢,六十有二的耳順之年竟還像個血氣旺盛的壯年男子。
不愧是開創了永樂盛世的千古一帝。
大明永樂大帝,朱棣!
接下來,就是殿試前的流程了。
先是眾貢士三呼萬歲,皇帝接受參拜,宣稱免禮。
接著由三楊之一的楊士奇歌頌大明在過去幾年裡取得的成就,順利遷都,擊退了蒙古各部。
然後是楊榮上前,接著楊士奇的馬屁繼續拍。
大明在過去的幾年裡雖然有些小災荒,但不影響糧食的生產。
市面越發繁榮,人口穩步增長。
總之,大明遷都是順利的,過去的幾年也是騰飛期。
並且,完全是因為有了朱棣這位英明的皇帝,永樂這一朝才能創下如此功績。
這聽得楚蕭都快困了。
有人拍馬屁,自然也有人唱反調。
楊溥剛要趁機會上前繼續吹噓幾句,就見內閣首輔解縉急著要跳出來反對。
哦。
合著這些事都是陛下一個人乾的,沒我們的功勞。
我們全是酒囊飯袋。
但三楊明顯提防著他,沒等解縉開口楊溥就開始幹正事了。
都沒來得及給夫子像上香,他便直接開唱。
“蒼天為證,今日殿試我大明將做到公平無倚!”
“后土為鑑,我等考官將一視同仁,皆以文才取士!”
“聖上鑑之,若有違欺,便是欺君之罪!”
楊溥高聲快速的唸完誓詞,隨後就是大喊一聲:“殿試,開考!”
他那嘴就跟借的一樣急著要還似的,生怕解縉這個大號的攪屎棍上來給今天這個日子觸黴頭。
楚蕭都不得不佩服,他是怎麼唱的這麼快又這麼清晰的。
不多時,眾多貢士紛紛找到位置坐下,然後就有人將殿試考卷放到你面前。
拿到試卷後楚蕭便開始閱卷。
實話說,楚蕭這次心裡是一點的底氣都沒有。
畢竟,上次的會試讓他完全認識到了古代科考的恐怖內容。
可等他這次看清楚殿試的內容後,卻懵住了。
殿試的考題不是八股取士!
想到這裡他急忙仔細看去,同時也明白了殿試的考題都是皇帝和內閣大臣們一起提出的考題,都是當今大明正面臨的問題。
殿試考題只有一個。
阿魯臺部在大明東北方向大肆囤兵,來年大有攻破長城的意圖。
如今大明國庫錢糧短缺,是否該北征阿魯臺部。
反覆把這道考題看了幾遍,又在腦子裡琢磨了一會楚蕭便清楚了其中的利弊關係。
現在的皇帝最不想聽到的,就是他實行遷都後的罵聲。
相對的,也不想聽到北伐有錯,大明該休養生息與民更始的話。
其中的原因,歸根結底並不在於永樂這一朝的皇帝好戰,而在於朱棣是以一個一國之君的身份在俯瞰整個大明。
百姓能看到的,是自己吃不飽飯。
文臣能看到的,是江南之地卻已赤地千里。
武將能看到的,是兩次北伐後邊疆流血犧牲的亡魂。
但只有他這個皇帝能看到,如今的大明所需要的是一個能打仗的皇帝。
南方百姓只是吃不飽飯,但邊關的子民卻已經快連命都沒了。
北元分裂後的蒙古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