巔峰小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412章 活受罪,駱風棠楊若晴,巔峰小雨,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長坪村。
駱風棠去找了楊華忠楊華明他們說了轉移村民的事兒,得到楊華忠他們的支援後,他們又一起去找了幾位村老商議。
村民們是羊群心裡,就算會有人不樂意,可當里正和村老們下達了命令,有人響應的時候,一些觀望狀態的村民即便不樂意也會跟著大潮流走。
除非一些極端頑固分子,但真有那樣極端頑固的,也沒轍,總不能架著他們走,或者八抬大轎抬著走吧?
到時候一切後果自負就是了,沒有哪條律法規定一個人要作死,身邊人沒勸到位還要被治罪。
勸是情分,不勸是本分。
何況,當駱風棠和楊華忠他們去跟村老們商量遷移這事的時候,楊若晴已經帶著人開始安置臨時避難點。
臨時避難點設定了三個,分別是村口南邊,靠近土地廟那一塊高地搭帳篷。
當年發洪水,村裡基本都淹了,村口這一片因為地勢的緣故並沒有全淹。
當時土地廟附近就搭了帳篷讓大夥兒在那裡安置。
駱家,楊華忠家也沒被淹,但不可能把村民安置到自己家裡來,容納不下,也不方便。
另外還有兩個安置點,一個是半山腰的學堂。
學堂很大,裡面好幾間教室能睡下不少人。
學堂的院子裡也能搭帳篷,而且還有大灶房做飯。
照常理這兩個安置點基本就能容納下全村的難民,但道觀作為第三個安置點還是需要的。
主要是用來收納一些染了病的老弱婦孺,免得他們混在其他人一塊兒得不到更好的照顧,並交叉感染。
所以楊若晴挺著個大肚子,帶著人也忙得天昏地暗。
……
楊若晴萬萬沒想到,第一個找到她,並反對遷徙的人不是別人,竟然是自己的大舅媽大孫氏!
“晴兒啊,不是大舅媽不支援你們的安排,實在是養豬場裡那五十多頭豬不方便遷徙啊,就算要遷徙,那也得一個老大的地方才能安置它們,太費事兒了。”
楊若晴想了想,對大孫氏說:“大舅媽,你可還記得十幾年前淹水的那次麼?”
大孫氏說:“咋不記得?四下淹的跟汪洋大海似的,就剩下零零散散幾塊地方露在外頭呢!”
“不過,咱家那塊兒地勢高,當年別人家淹到了,咱家那邊沒淹到,要不我們家的豬就不遷了吧?”
楊若晴說:“大舅媽,那一年的水勢還沒有今年緊呢,那一年沒有淹到你們家那裡,那是僥倖,不代表今年淹不到。”
“今年不僅是咱清水鎮這一片水多,望海縣,乃至旁邊的幾個縣城大家連成一片,水勢都很緊。”
“縣城護城河邊的百姓和商戶都在搬遷,可見這水說來就來。”
“一旦護城河那邊守不住了,多半都會開閘洩洪……”
“啥叫洩洪?啥叫保城鎮啊?我咋聽不明白呢?”大孫氏有點迷糊。
跟他同來的老孫頭一直是沉默狀態,此刻咳嗽了聲,陰沉著臉說:“洩洪就是保住當地,把閘門給開了,堤壩挖個口子,讓水排到別處去,別去成為洩洪區。”
(
大孫氏驚呼起來,“我的媽呀,這叫叫洩洪?這不是擺明著保自個去淹別處嗎?這也太自私自利了吧?”
她長這麼大,還是頭一回聽到這種說法,不由又驚又怒。
楊若晴說:“嘎公說的對,正是那樣,這在個人的立場上看確實有點自私自利,可站在大局上看,有時候又是一種正確的決策。”
兩害相權取其輕,儘量用最小的損失去換回更多的生命經濟安全。
縣城是一縣的軍政經濟核心,不管是從水的疏散渠道還是從經濟損失來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