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你為啥不跑?
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7章 你為啥不跑?,大明:我與朱棣爭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原本朱棣剛剛登基,地位不穩,還想做做樣子,先穩住這些統兵大將,給天下人看看。
原歷史上,靖難中抵抗朱棣最激烈的盛庸死在一年後,平安死在七年後。
可見朱棣對兩人的恨是截然不同,盛庸抵抗最激烈,所以一年左右就把盛庸弄死了。
現在朱棣還沒動手,兩人率先跑路,這直接等於扇了朱棣一個耳光。
這也是在告訴天下人,他們害怕被朱棣清算,所以跑路了。
這同樣是在告訴天下人,他朱棣心狠手辣,不會放過這些建文大將。
可以說,這兩人帶頭跑路的影響很不好,並且容易給其他建文降將們帶去心理陰影。
朱棣越想越生氣,狠不能誅兩人九族,可現在當然不能這麼幹。
他還得一口一個在紀綱面前說,俺豈是這種人,俺還想重用他們。
但震怒之後,他還是很快冷靜下來。
“錦衣衛有什麼訊息?”
紀綱趕緊道:“盛庸當天從淮安南門出城,最後見到他是在寶應縣,應該是往南去了。”
“平安最後出現的位置在鳳陽府,過了鳳陽後就消失不見,可能——往西去了--”
鳳陽有水道往西,寶應有水道往南,紀綱看來,他們應該乘船走了。
“我已經讓錦衣衛看守碼頭,南來北往的每艘船都會詢問,看看能不能問到他們在哪下的船-——”
這大明每天南來北往的船不要太多,這麼問根本問不出什麼名堂,就算知道他們在哪下船也沒有用,下船後人家可以坐馬車,或騎馬跑,天下皆可去。
但紀綱明知道沒用,也要做點什麼,不然皇帝會說他啥也沒幹。
朱棣當然明白這個道理,聞言之後,只好裝模作樣道:“人各有志,你們也不要勉強,即然他們不肯為俺效力,證明俺還是有些地方沒有做好。”
紀綱馬上伏地,大聲道:“陛下千古賢君,寬宏大量,是他們沒有福氣為陛下效力,這是微臣的榮幸。”
“你起來吧。”朱棣表情嚴肅的想了想:“雖然俺不想計較,但這事影響不好,其他軍將們難免會胡思亂想。”
“微臣已經加派人手。”紀綱道。
他的意思是,我已經派人盯著其他人,保證誰也跑不掉。
朱棣趕緊道:“可不要引起誤會,都是俺大明的將士啊。”
“微臣遵旨。”
這會朱高煦要在現場,就會發現,現在朱棣那說話的表情,語氣,完全和世子一模一樣。
朱棣每次說高煦像俺,像俺,像個屁的。
世子才真正像他。
第二天一大早,盛庸和平安逃走的訊息已經傳的整個京師都是。
在家準備啟程的何福頓時心裡一個激稜。
朱棣進京後,先是讓三子朱高燧迎娶了何福的侄女徐氏,成為趙王妃。
然後最近又安排何福佩徵虜將軍印,擔任總兵官,鎮守寧夏,管制山西、陝西、河南等兵馬。
他這總兵官的權還是極大的,節制三省兵馬。
皇帝的心腹薛祿也不過節制貴州和四川兩省兵馬。
但何福在歷史上也沒幾年就被彈劾,嚇的自殺死了。
何福總兵官的命令是五天前下的,皇帝讓他七日內動身,何福在家裡打點了下,又拜見了京師裡的一些故人,今天就準備啟身的。
但大清早就聽到這訊息,頓時感覺到隱隱不妙。
“老爺,夫人問什麼時候走?”就在這時,家中有僕人上前詢問,他們所有人都已經準備好馬車,物具,等他下令啟身。
何福站原地想了想:“先等等,晚兩天再走。”
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