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2章 元江那氏,大明:我與朱棣爭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新使者刀氏刀門賴,剛剛經過昆明,又去京師求救了。”

原歷史上,思行法接著又在永樂五年、六年、七年、九年,相繼遣使貢獻,同時報告木邦、勐養侵佔邊境等事,希望明王朝出面解決,但明政府多以“邊境土官相互攻奪是平常之事,況且是非不明,不能隨意責罰”為由不予過問,或讓其自行解決。思行法最終都沒從明王朝得到一個明確的答覆。相反,木邦、勐養卻在明王朝的扶持下,或者說是縱容下,不斷侵佔勐卯邊境地帶,日漸強盛起來。

所以刀門賴最終會在南京城被無視和敷衍。

但朱高煦不知道刀門賴在南京的待遇,所以他道:“咱們現在要做的事。”

“一是讓南京的人讓刀門賴產生厭惡,二是拉攏思行法,刀氏,那氏等當地強大的土司。”

其中刀氏土司,包括後來雲南孟璉宣撫司、車裡軍民宣慰司、鎮沅御夷府等幾大地盤,僅這些面積接近四分之一雲南大小。

“有了這三家土司支援,最少能得到五到十萬土司兵馬,而且糧食會無憂。”

“如何拉攏?”平安問。

盛庸則道:“漢王是否已經早就盤算。”

“走,讓楊武帶你們去拜見下那榮。”朱高煦道:“要得到雲南最大的牧場和最好的戰馬,必須要過那榮這關。”

元江古屬西南夷地,蜀漢、西晉時名羅盤甸,屬興古郡地,元至元元年(1264)名羅盤部,屬元江路治地,至元二年(1265)改為元江府,現在還叫元江府,一直到明年,朱棣見到那榮之後,才把元江府升為元江軍民府。

雲南那氏世襲當地,現知府叫那榮,境內有數大牧場,是麓川附近所有土司戰馬的供應地,商業和農業也非常發達。

自從刀幹孟叛亂及思倫法去世後,經過這兩件事的重挫,麓川一帶的土司凝聚力就沒有以前強了,以前逢年過節,和當地重要節日,各地首領都要匯聚一堂,現在思行法聲望不夠,每次召會,去的人越來越少。

所以當木邦、勐養兩部攻打思行法時,麓川附近的各土司,都找各種藉口,不再出兵幫忙。

那榮這兩年雖然都去了,但眼看著來的人越來越少,也起了別樣的心思。

思行法不行,完全沒有其父的聲望,更重要的是思行法能力也不夠,做事優柔寡斷,不夠大膽,恨辣,眾人看到他不夠厲害,自然不願支援他。

那榮思來想去,打算親自去趟明朝,因為他聽說明朝皇帝已經換了,他想見見新皇帝。

那榮這個決定一出來,立馬遭到全族反對。

兒子那邦更是強烈反對,主要是雲南距離中原皇朝太遠,而且這種遣使,不需要你首領出馬,那邦更說,你真要去,兒子替伱去。

隔壁思行法就自己沒去,派了刀門賴。

估計原歷史上,朱棣沒理會思行法,可能就是思行法沒親自去,而那榮親自去的原因。

但那榮還是堅持要親自去中原皇朝,拜見朱棣。

“我已約了刀門賴,讓他在昆明等我,我意已決,你們不要再說了,給我準備好進貢的禮物,三天後就出發。”當天那榮一口決定,三天後出發,與刀門賴匯合。

不料,第二天一大早,有人上門彙報,明商楊武來了。

這幾年楊武以鹽和糖,多次與那氏交易,用來換那氏的戰馬,但讓那榮奇怪的是,楊武從來不拿馬,都讓他記在帳上,說是有一天,會一起來拿。

“快請。”那榮對楊武印象極好,而且女兒那柔好像和楊武關係也不錯,這楊武每次過來,都會帶點東西送給女兒那柔,只是聽說,楊武已經成親,而且明人向來看不上他們土人,所以那榮一直沒敢開口。

外面有人去請楊武,楊武他們還沒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唐朝直播破案

清九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