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暫不北伐
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8章 暫不北伐,大明:我與朱棣爭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高煦戰略很簡單,前期不北伐,依靠強大的水師和火炮,佔有南洋各國,然後打小東本和高麗,掠奪他們的人口,往北方移民,逐步蠶食草原地盤。
這樣前期能快速依靠掠奪積累鉅額財富,用來發展科技,等他晚年,或他後代如果能發展出跨時代的兵器,打草原就簡單多了。
“陛下聖明。”諸將此時紛紛叩首,拜服支援。
這幾人中只有李彬參與了攻打南掌國和緬甸經歷,他是親眼見證了,明軍在外掠奪所帶來的好處。
所謂的天朝上邦,禮儀之國,在掠奪的成果下面,變的毫無意義。
李彬也深深支援朱高煦的做法,更信服朱高煦所說的一句話。
“所謂的天朝上邦,只有用火炮和鐵騎才能真正實現。”
此時瞿能他們透過地圖發現,不知不覺中,在他們討逆大戰的同時,明軍已經佔據了南洋很多地方。
除了交趾占城全部外,另有吳哥王朝大部,後世的新加坡和南蘇門答臘也在明軍控制下,大馬一小半地盤現在都屬於明朝。
李彬說他當時打進南掌和暹羅時,明顯感覺遠遠不如明軍,但他當時是去借路打緬甸木邦,所以並沒有佔據,如果重新組織兵馬,完全可以打下這些地盤。
“這裡。”朱高煦這時先指著北方“是朕剛成立的奴兒干都司。”重重指向後世庫島(本書稱庫島)地區。
這會距離大明還挺遠的,眾將被朱高煦一個瞬移目瞪口呆。
剛剛還說北方以守為,打南洋,怎麼一轉眼,移到北方來了?
原歷史要三年後,朱棣才成立奴兒干都司。
“去年朝廷接到奏報,元順帝曾孫本雅失裡在韃靼稱汗,此人對我大明心懷狠意,取消了往年的進貢和貿易,當時朱棣已經往草原派使者安撫,到現在還未歸。”
眾將都靜靜聽著,感覺跟不上朱高煦思緒,前一刻還講南洋,下一刻變成北方。
“朕估計,朱棣的派使節過去,不會有什麼效果。”畢竟朱棣後來北伐了,肯定沒談攏。
“本雅失裡剛上臺,地位不穩,暫時咱們不要去觸怒他,如果咱們興而動兵,反而會迫使他們一至對外。”
朱高煦這是說到點子上了。
原歷史本雅失裡上臺後,內部就不穩,因急於立威,所以故意怒斬明使,果然引的朱棣派丘福北伐,韃靼人立刻團結一致,對抗明廷。
這就是典型的內部有鬥爭時,用對外戰爭來統一內部思想。
丘福被打敗後,韃靼人立刻內訌分裂,朱棣這時第一次北伐,正好遇到韃靼分裂兩部,他擊敗了本雅失裡,而阿魯臺遣使朝貢臣服。
彼時瓦剌馬哈木崛起,朱棣對軍力頗具自信,決定發動“預防式打擊”,於1414年再次北征。
之後邊境一直無事,到1421年阿魯臺勢力大增之後,才開始挑釁明朝,朱棣這才決定第三次北伐。
所以現在才1408年,韃靼內部不穩,瓦剌也沒崛起,朱高煦完全可以暫時以守為主,不要主動惹事。
“平安你為遼東總兵官,節制長春都司和奴兒干都司、遼東都司,總兵官府駐地長春,建長春城。”
平安眼睛一亮,居然節制三都司。
明朝洪武時在長春設立其塔木衛、亦東河衛、木古河衛三衛,原本到清末長春才建城,長春建城後,便的朝廷對北方的控制力,也變的更強。
朱高煦現在就要在長春建城,讓平安駐守長春,節制三都司。
長春都司都指揮使為趙青、奴兒干都指揮司為楊雷、遼東都指揮為吳乞(江陰侯吳高兒子),三都司駐軍五萬多,還不如關內一個省都司,但這些地方地廣人稀,暫時肯定夠用。
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