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最後的決戰(三)
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0章 最後的決戰(三),大明:我與朱棣爭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b><\/b>
他們的佈置,最開始是諸多大將一起研究決定的,現在看來,前面用木遮欄攔著,再用弓箭和火器和叛軍對射,根本無用,擋不住叛軍箭多。
而且叛軍弓手扔掉弓後,還精於步戰。
官軍弓手大部份都是專業弓手,很少與人步戰。
許成認為,木遮欄無用,直接用泥石築牆,官軍應該縮在牆後,可以藉助地利有效防守。
官軍以五六十萬之眾,卻處於守勢,無非是害怕叛軍炮利,想用層層泥牆,消耗叛軍的火炮。
這點,許成認為是有用的。
就在他為後面提供想法思路時,前面討逆軍已經開始變陣。
嗚,嗚-——嗚-——嗚-——討逆軍號角聲似乎有說法,一短三長,接著的深色的大旗搖動。
許成看著討逆軍的後陣像波濤一樣扭動起來。
足足一刻鐘後,只見討逆軍像潮水似的一層層分開,後面出現一輛輛奇怪的車輛。
正是明末後金常用的楯車。
這些楯車早在討逆軍大陣中間準備著,本來是防止前方衝陣不利時用上,沒想到前面直接就把官軍的木遮欄給拆了,到現在看到泥牆和火器後,才換上。
許成還是第一次看到討逆軍的楯車,頓時目瞪口呆,下意識感覺到這車看起來笨重笨重的,可能不好對付。
討逆軍紛紛縮到楯車後面,不一會,前排一字排開幾百輛楯車。
後金楯車是兩輪的,在後金建國後,極為善用楯車,無論野戰攻城,每戰必用。
皇太極甚至還下了命令“遇敵若無楯車,切勿出戰”。
朱高煦的楯車是四輪的,平時做為運輸車輛,戰時將四面拆下重疊在前面一面,四塊合一,立刻成為楯車。
車身寬約四步,長約六步,前面楯板寬六步,後面三人,左右各兩人,七人同時推動。
每推片刻,後面會有人輪換,保持大夥的體力。
後金作戰時,每三十人分配四輛楯車,也是為了保持體力。
討逆軍陣形變化不緊不慢,等第一排楯車排好後,立馬有炮聲響起來,接著後方傳來命令,前進。
在楯車的運動下,討逆軍跟在後面再次攻上。
官軍們面對這樣的‘武器’有點手足無措,許成也是滿臉驚訝。
但他沒有猶豫,等討逆軍進入碗口銃射程時,立馬一聲令下。
轟,轟,他們大量的碗口銃開始發炮。
這時他心中有點鬱悶的,因為碗口銃打一炮也要好久才能打第二炮。
而討逆軍推楯車挺慢的,不像之前步營往前衝。
早知討逆軍是用楯車來攻,他肯定不會用這樣的陣形。
但討逆軍之前確是用步營來衝,許城也以為打一炮後,不會有打二炮的機會,佈置自然比較隨意。
沒想到討逆軍突然換了打法,以楯車往前壓陣。
第一波碗口銃有很多打到討逆軍陣中,有的打中人群,有的打在車上。
打到楯車並不能把四塊厚板合併的楯板給完全打破,特別五十步外威力會更小。
第一輪碗口銃打過去,大概只打廢了三四十部楯車。
等他們炮聲一完,討逆軍加快速度,把楯車拼命往前推。
後面的人,還不時的往官軍陣中拋射。
雙方轉眼間再次短兵相接。
“殺啊。”討逆軍密集的人流像洪水似的,轟隆,衝到官軍第一堵牆前。
砰砰砰,討逆軍紛紛跳上楯車。
原本官軍在牆後,還算有些障礙擋在身前。
不料討逆軍往楯車一跳,直接變的居高臨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