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兵出子午谷
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8章 兵出子午谷,大明:我與朱棣爭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川設了兩個茶馬司,辦理徵茶買馬的事宜,每年得到的戰馬,大概有四五千匹左右。
而且瞿能已經算大明各都司裡,鎮守一方大將中,幹這事幹的最好的。
第四在其他地方包括江南也有叫百姓養馬,然後官方採購。
當然,大明在北方還有戰馬來源,包括與蒙古各部及朵顏三衛等的交易,還有和高麗(這會已經不叫高麗了,咱們書裡暫時叫著)的交易。
朱高煦佔據雲南,四川,幾乎就得到在大明現在一小半的產馬地。
如果再能攻入關中,可以控制整個大明六成以上的產馬來源。
當然,馬源還是小事,關中馬多,精銳的騎兵也多。
靖難中甘涼鐵騎也參與了多次大戰,但統兵主將陳暉和藤聚都差點意思,加上遇到李景隆這種主帥,絲毫沒有發揮作用,多次慘敗。
同樣的甘涼鐵騎到了漢王手上,瞿能相信肯定能大放光彩。
當晚瞿能徹夜難眠,一直在思考明天遇到的各種可能性,再如何應對。
次日凌晨一點多,討逆軍紛紛拔營,整頓片刻後,瞿能下令扔掉部份隨身輜重,輕裝出發。
留兩千人和民夫固守,修建工事,一旦谷口被堵,戰事不利,他們全軍會原路退會,官軍要是追進來,他們還可以伏擊官軍。
一萬八千多人在月光下連夜往子午谷外出發。
半個時辰後,前方有哨騎回來報告,有兩隊兄弟已經到了澇峪河和虎豹河,沒有官軍埋伏。
這是明末孫傳庭埋伏高迎祥的位置,過了這段險地後,後面就一馬平川。
瞿能大喜,下令加速。
子午谷是難走,但沒有像武關那吊橋嶺那樣,有一側是懸崖深澗危險萬分,所以只要緊跟大部隊,不走錯,肯定不會有事。
大概相當於後世凌晨三點左右,瞿能也來到虎豹河,全軍在兩側短暫休整,補充水分。
他進子午谷是五六月份,天氣比較暖和,不像高迎祥還遇到大雪天,這會又是深夜透過子午谷,出來時全軍士氣保持比較好,精神狀態也不差。
此時天還沒亮,如果以前宋晟為主將時,除了佈置烽火臺,官軍還全天二十四小時有哨騎來回巡邏,以防他突襲。
現在張武做主,否定宋晟所有的安排,等瞿能的兵馬到了澇水河,接近鄠縣時,天已經亮了,官軍才發現討逆軍進來。
駐守鄠縣的是李昇,他也不敢出去,一面派快騎飛報西安,一面趕緊封堵城門,因為他也聽說討逆軍的火炮挺厲害。
等城門堵好了,又回過神來,討逆軍從子午谷過來的,怎麼可能帶炮?
但讓他意外的是,討逆軍並沒有攻打西安,也沒有打鄠縣,突然全軍往西,直驅武功。
武功雖然是個小縣,但算是西安到隴西的重要通道之一,之前宋晟在這裡駐紮了五千兵馬以為防守,張武接任後,直接把這些兵馬撤到鄠縣,於是討逆軍一到,武功就投降了。
瞿能這招,學的正是司馬懿。
當年諸葛亮兵領十萬大軍出斜谷,大軍駐紮渭水南面,司馬懿對諸將說“亮若勇者,當出武功依山而東。若西上五丈原,則諸軍無事矣。”
意思是諸葛亮如果夠勇猛,從武功出兵,依山而往東,確實可怕;如果向西前往五丈原,各路兵馬就沒事了。
結果諸葛亮居然被司馬懿猜中,諸葛亮沒敢直接從武功去打長安,而是往西打北原了。
瞿能現在也不是要去打西安,他從子午谷出來後,已經距離西安很近,但他先佔據武功,阻截了隴西和西安的路,然後再往西,準備接應斜谷口出來的俞通淵,同時壓迫鳳翔的守軍。
當然,這會他還不知道鳳翔剛剛換成宋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