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4章 又被漢王坑了,大明:我與朱棣爭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陳旭有點不理解“不是要留駐軍嗎?不用屯田?”

沐平山道,咱們查抄所有王室和官員富人的財富,已經得罪了一小批人,所以要拉攏底層的大批百姓,吳哥王朝的土地全是國王的,現在咱們把他分掉,這些百姓就會支援咱們。

因為他們肯定不希望國王的軍隊再打回來,沒收他們的良田。

至於軍糧,以後就地徵稅,沐平山給吳哥王朝的稅率是三成。

三成稅率在大明朝算是很高的了,但在吳哥王朝的老百姓來說,簡直要謝天謝地。

在吳哥全國所有的土地都是國王,農民只有使用權,並且還要交地租服勞役,交的地租已經超過三成。

現在土地是百姓們自己的,只要交三成,當地百姓非常高興,稱大明為仁義之師。

不過在百姓們眼中的仁義之師,卻在第二天開始,大肆的搶劫王室和官員,富商的財富,很多官員和王室成員被拖出去砍頭,投降的世子也沒有例外。

源源不斷的財富和珍寶,從吳哥王朝的各地,經海上運往占城,然後分別送往雲南和廣東,很大一部份會成為朱高煦到處征戰的軍費開支。

到十二月的吳哥城,已經變的比較平靜。

明軍剛進來時,城中還是十分驚慌,進來之後,很快安撫住了當地百姓。

這段時間的每天早上,天剛亮時,南門外會有源源不斷的車馬離開吳哥城,上面滿裝著一車車的珍寶和銀子銅錢。

當地百姓們見怪不怪,因為這並不是他們的財富,反而他們每家每戶得到了明軍分配的良田。

大夥很樂意看到曾經的達官貴人被明軍制裁和搶掠。

十二月初二清晨,陳旭和沐平山接到舉報,有個當地官員的僕人,舉報主人家裡地窯裡有數萬兩白銀,還有純金的佛像。

兩人帶著一隊兵馬和舉報人來到那官員家裡,果然在挖地數尺後,找到了一批財富。

那官員本來只是被關起來,但他隱藏財富不報,陳旭立刻下令將其砍了。

接著從得到的財富里,拿出十分之一,當眾給舉報人。

這也是朱高煦在安南的套路,頓時,訊息傳出去後,吳哥城每天都有各種舉報的事情發生。

初十下午,明軍千戶以上的軍將被召集到某處議事。

這段時間大夥在吳哥朝,到處搶掠,玩弄小娘,感覺比在國內打仗爽多了,見面都在議論,你玩了吳哥小娘沒有?痛快不痛快。

等眾人進門一看,好傢伙,大殿裡一箱一箱,全是各種珍寶,甚至黃金,銀子反而比較少。

因為朱高煦優先要銀子和銅錢,其他珍寶都要用賣才能變現,比較麻煩。

陳旭和沐平山坐在左右首,大夥看到紛紛上前拜見兩位將軍。

陳旭和沐平山也笑著回應。

接著沐平山道“漢王知道大夥在外征戰,比較辛苦,按規定今天是發餉日,漢王已經下令,國內漢王屬地,所有文官和武將俸祿加倍,在外征戰為國效力的,更要發三倍。”

“哇”現場軍將們紛紛咧著嘴驚喜無比。

自從攻入吳哥王朝,誰不借機在掠奪中中飽私囊,大夥進來打了半年多,很多人已經私下撈了不少好處,但漢王真是仗義,還給大夥三倍俸祿。

“漢王賢明,多謝漢王。”人群中頓時有軍將叫了起來,接著大夥紛紛歌頌。

沐平山不動聲色看了眼陳旭,發現陳旭表情若有所思。

沐平山說的是漢王,可沒說皇帝。

而且給所有文官和武將加俸祿,這是皇帝的權利,可不是漢王的權利。

他接著又道,漢王現在正是用銀子的時候,所以只能以黃金和珍寶來代替,珍寶價錢有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唐朝直播破案

清九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