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3章 開關之利,大明:我與朱棣爭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幹了四年多的都指揮使,對陳祖義比較瞭解。

陳祖義的海盜,早期經常在福廣沿海一線搶劫,明廷也多次對他進行打擊,徐安到任後,按朝廷的意思,也組織過水師圍剿,當然效果也不好。

這兩年陳祖義主要活動在馬六甲一帶,福廣和日本這邊都來少了,就是因為躲避明廷的打擊。

而且現在還算陳祖義的鼎盛期。

如果能招安陳祖義,相當於多了一支水師,漢王的水師力量,立馬能上升一個臺階。

其實說實話,這會大明朝的水師,還真是朱高煦這邊強。

朱高煦控制福州和廣東,這兩地的水師,經常參與圍剿海盜,很有實戰經驗。

相比之下,江南和浙江、山東一帶的朝廷水師基本都是守護漕運為主,沒經歷過多少海戰。

當然,朝廷那邊的水師多,大船多,目前還是朱高煦比不上的。

徐安當即道“漢王常說,明人不應該欺負明人,陳祖義也算土生土長的潮州人,何必要在海上欺負同鄉?”

“只要他肯被招安,並願意誠心誠意為漢王幫事,漢王既往不咎,定然會重用。”

陳鋒道,當年也是生活所逼,這幾年咱們也是在馬六甲一帶活動,很少掠奪漢人啦。

接著他話題一轉,我二叔想問,如果願意招安,能得到什麼,需要做什麼?

這個時候就是談條件的時候。

徐安不動聲色“你二叔要啥?”故意先問。

陳祖義果然獅子大開口,他不怎麼懂朝廷官職,開口要當大將軍,徐安問他幾品武將,陳鋒也不懂,紅著臉道,最起碼三四品吧?

他們知道明廷的地方知府大概是四五品,已經在他們眼裡算是高官,威風的不得了,所以起碼要超過知府吧。

陳祖義還要繼續帶兵,駐守潮州,漢王還要給餉,他只聽漢王的命令,他還要有做生意的權力,可以自主來往南洋和日本、明廷江南等地,自己做生意,漢王不能管他做生意。

然後又列了一大堆,手下要封官的獎勵。

徐安聽完後,臉色微沉“你二叔誠心招安嗎?”

陳鋒急道,當然是誠心歸降漢王,不然也不會派我來了。

徐安道,漢王要招個祖宗嗎?

陳鋒道,那漢王能給什麼?

兩人一番討價還價,最後徐安給底線。

陳祖義為潮州衛指揮同知,從三品武將,潮州衛有五個所,分別是靖海所,程鄉所,蓬州所、海門所、大城所。

陳祖義現在大概有一萬人左右,讓其在一萬中人選挑精銳兩千左右,給他三十艘戰船,駐守海門所。

陳祖義其餘的兵馬和船要打亂分給廣東沿海各所,陳祖義身為水師軍將,自己不能做海貿生意,可由家族親人在外跑商,但同樣要交旗費(稅費)。

陳祖義還要配合打擊其他海盜,保證大明四周安全,最後又道,像陳祖義回來,落葉歸根,將來兒孫們,也同樣可以弄個文官武將幹一幹,大明衛所,可是世襲繼承的。

陳鋒得到徐安的底線,趕緊離開都司找到陳祖義。

陳祖義一聽就不滿“啥,我一百多艘船,只能留三十艘?一萬多人,只能留兩千多?”

陳鋒道“潮州衛指揮同知,是從三品武將,按漢王最新的福利,將在潮州分田一千五百畝,世代繼承,稅二成,不過軍將們,前五年稅一成。”

“有一千五百畝田?”陳祖義部下這時眼睛一亮。

古人還是很看重田地,他們這些在海上漂泊的人,其實很希望在家鄉有自己的田。

“真的,漢王為拉攏人心,福建、廣東、四川、廣西,只要他打下的地盤,軍將都有分畝,文官俸祿加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唐朝直播破案

清九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