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3章 三面合圍(初一加更),大明:我與朱棣爭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八月三日,官軍率先來到中江北岸。

與此同時,他們已經觀察到中江南岸大量的叛軍。

中江地處四川盆地南部,附近以丘陵為主,佔面積的百分之九十,但大部份丘陵呈饅頭狀,起伏不算太大。

這邊森林植被在後世的覆蓋率只有百分之六,現在也不會高到多少。

所以地形上看,很適合決戰。

因為沒有起伏較大的山區和大量的森林,兵馬是無法隱藏的。

宋晟把這裡當決戰場,就是怕叛軍在附近埋伏兵馬。

現在附近幾乎都是低矮的山丘,幾十裡內沒什麼高山和森林,你藏幾百兵馬上千兵馬是可能的,但想藏幾萬,十幾萬根本不可能。

但這段河面也有一點不好的地方,只有一個橋能過去,也就是朝廷趙化鎮司所在。

當地巡檢和弓兵們當然早就跑掉了,趙化鎮司現在被叛軍佔據,唯一的橋也在叛軍手上。

此時叛軍在河南岸駐紮,官軍在北岸,雙方隔河對峙。

宋晟等了一天,沒看到叛軍想過河的跡象,他就知道叛軍想等他們過河時,半渡而擊。

他仗著兵多,自然也不怕,於是八月初四,下令搭建浮橋,為防叛軍襲擊,他選擇了富順縣下游,靠近富順縣的地方建橋。

討逆軍似乎也不急著與他們決戰,任他們搭橋,並未派兵騷擾。

雙方很默契的暗暗準備著。

八月初六,第一批官軍先鋒兩萬人緩緩過橋,討逆軍並未來攻擊。

宋晟膽子大了起來,加快速度,到八月初八,最後一批官軍過河。

至此,官軍二十餘萬,全部來到南岸,此時他們距離討逆軍的大營,不到二十里。

八月初六的同時。

重慶都司衙門,張鵬、陳洪正在和重慶知府討論軍糧的運輸。

張鵬是張武堂弟,是京師本衛指揮使,這次張武隨宋晟出戰,他不放心瞿能,派張鵬在重慶協同留守,並負責保障前方大軍的軍糧輜重供給。

陳洪是瞿陶大舅子,當初和毛信一起來四川找瞿能的,原為夔州衛指揮使,陳文起兵後,瞿能召集四川各衛兵馬,他帶著夔州衛的兵馬也來到重慶。

現在為重慶衛指揮使,負責重慶防守事務。

三人正在議論事務,突然外面有傳令兵跌跌撞撞衝了進來。

“貴州急報。”

“啥?”陳洪上前拿過一個密封的臘紙,邊上張鵬霍然而起,眼睛瞪的老大。

陳洪不動聲色開啟,看了眼後,馬上遞給張鵬。

他估摸著,張鵬可能是個大老粗,不識字,因為之前討論事務時,有點看出來了。

果然,張鵬焦急問:“寫的什麼東西?”

陳洪心中暗笑,又重新拿回來,邊看邊看:“官軍在貴州慘敗,退向貴陽,叛軍已經團團把貴陽包圍。”

“這是七月下旬的戰報,算算時間,貴陽現在正在被圍攻呢。”

陳洪說罷一聲長嘆。

“特孃的,這麼快。”張鵬厲聲道:“我要馬上把訊息報告給成陽侯。”

官軍在貴州吃了敗仗,意味著貴州的叛軍,隨時可能支援四川。

“倒也不用慌,叛軍不打下貴陽,是不可能來四川的,而且火真五萬官軍已經進入貴陽附近。”

“那也得提醒成陽侯和西寧侯。”張鵬匆匆而去,找人快馬到中江地帶彙報。

陳洪注視著他離去的身影,不動聲色收起急報。

這急報裡其實寫的是七月中旬。

現在都是八月份,搞不好貴陽早就被攻破了,貴州的討逆軍現在也可能進入了四川。

但陳洪故意改了一個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亮劍小透明

車間主任老歌

錦衣鎮山河

肥胖的可樂

關東往事

餮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