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5章 一定得到應有回報(初五加更),大明:我與朱棣爭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時就最喜歡他,朱棣登基後,也多次重賞朱椿,對他最好,瞿能等在四川也與他交好。

朱椿這人能文能武,特別敬重學者學士,他十五歲時,朱元璋命他到中都鳳陽去,朱椿到中都後,第一件事情,不是遊覽中都的名山勝水,而是“闢西堂,以讀書自娛”。

自己讀書還不算,還要找人討論。他把中都國子監的儒生們召來,“探討經史,商榷異同,沉潛殆忘寢食。”

其間,他結識了當時的3個著名學者——李叔荊、蘇伯衡和來複和尚,並與他們交往密切。

洪武23年,朱椿到成都就藩,首任左長史為陳光裕(陳南賓)。

陳南賓為元末明初一大名儒,“少讀書,負俊名而持形愨雅。”意思是說,陳南賓自幼苦讀,聲名遠揚,但為人謙遜謹慎,儒雅厚朴。

朱椿對陳南賓“敬禮尤至”,相處非常愉快,陳南賓年老退休,朱椿賜給他安車。安車是可在車廂裡坐著的車子,供年老高階官員及貴婦人乘用。高官告老還鄉或朝廷徵召名望高的人,往往賜乘安車。這是一種優禮方式,也是表示特殊的禮遇。

陳南賓享受安車待遇只是一方面,朱椿還給他修建了一座府第,取名“安老堂”。

從這些事可以看出來,朱椿首先很有才華,老朱這麼多兒子裡,只有朱椿最好學,難怪得到老朱的疼愛。

朱椿和謙遜謹慎的陳南賓交好,和文武全才的瞿能也交好,就證明朱椿這人人品還是不錯。

所以朱高煦認為,通常這樣的人,是可以和他講道理的。

當然,如果講不通道理,那隻能用長刀和鮮血來替代。

周虎率先帶著一隊兵馬進了蜀王府,長史鄭楷看著朱高煦的兵馬進府,表情有點古怪,畢竟這給人一種來者不善的苗頭。

但朱高煦為了大事,自然要小心保護自己,這也沒啥問題。

“我十一叔身體可好?”朱高煦這時邊往裡走,邊笑問鄭楷。

“回漢王,大王身體還算安康。”鄭楷有一句沒一句的回應著朱高煦。

兩人聊了幾句,鄭楷表情更古怪了。

因為朱高煦問他,你年俸多少?

鄭楷是王府教授兼左長史。

左長史級別比較高,正五品,月俸十六石。

當然,其中也不全是糧,有銀和布等物充數。

朱高煦這時表情一愣,停步回頭看看,身後站著好多蜀王府的官員。

大夥都眼巴巴看著他。

朱高煦不動聲色的道:“這個月還是十六石?”

鄭楷道:“回漢王,是的吶。”

朱高煦皺眉:“本王上月初就已經下令,天下的官員,俸祿翻倍,蜀王府沒有這麼幹?”

“。。”鄭楷臉色通紅,不知道說什麼。

身後一堆蜀王府的文武,皆是表情古怪。

“算了,等本王見了十一叔再說。”朱高煦淡淡的道。

眾人長長舒了口氣,相互間看了看,很多人臉上露出狂喜之色。

漢王為官員加餉,且是翻倍,大夥當然都很興奮,就是不知,蜀王會不會答應?

其實親王府裡,很多官員的俸祿,比如長史這級的,是算在朝廷頭上的。

但通常是由親王府先發,朝廷後面補數,到明朝中期和後期時,朝廷經常還會拖欠,地方官衙有的會欠王府一屁股的錢。

當然,遇到好的藩王會先墊,遇到不好的,就同樣拖欠。

蜀王算比較好的親王,但朱高煦的命令,他顯然沒有執行。

不過這樣挺好,朱高煦要的就是這效果。

他剛剛明顯已經感受到蜀王府一眾文武的表情,聽到翻倍兩個字時,都十分興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唐朝直播破案

清九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