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1章 想升官要抱大腿,大明:我與朱棣爭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桂林城。

韓觀和李濬站在桂林城牆上,看著城外密密麻麻黑壓壓的一片叛軍大營,眼中的神色都很複雜,各有心事。

韓觀並沒有參與靖難重要的戰役,甚至只在靖難中打了個醬油。

他早在洪武十九年(1386年)時,就是廣西都指揮使。

當時的韓觀性格兇狠,該殺該罰的毫不寬容,在軍中令下如山,沒有人敢違犯。

當初,廣西蠻人到處起事,搶掠郡縣,殺害守官,勢力很大。將士們害怕韓觀的法令,爭相拼死殺敵。韓觀對抓獲的賊人一定要處以極刑,因此蠻人都喪膽,境內因此得以安寧。

在廣西幹到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後,韓觀被召回京城,升任都督同知。

建文元年(1399年),靖難之時,韓觀被派往德州練兵,抵禦燕王朱棣部隊無功。

這個無功,應該是韓觀沒有積極幹活,沒有用心剿匪,不然朱棣即位後,不會又重用他,讓他回到廣西任都指揮使。

原歷史朱棣即位後更加重用,任他為總兵官,兼節制廣東、福建、湖廣三個都司,牛的不行。

從原歷史朱棣對他的重用看,韓觀在靖難中肯定摸魚了,和宋晟一個德性。

朱高煦就藩漢王后,朱棣專門把韓觀叫到皇宮,要讓他回廣西任都指揮使。

因為韓觀對廣西比較熟,可以很好的配合譚清。

韓觀也知道自己來廣西的目的,就是好好看住雲南的漢王。

不料,漢王真反了。

當時他在桂林第一個念頭是,漢王自找死路。

當今陛下在靖難中證明了自己的統兵能力,身為藩王,以北平一隅之地,奪取大明江山,如此成功的例子,歷史上各皇朝都幾乎沒有過。

朱高煦想造反簡直是自尋死路。

所以韓觀堅決的站在朱棣的立場。

為此,之前有人舉報外面在通傳新版武王伐紂書時,韓觀毫不客氣的下令殺幾個震懾全城。

雖然城中罵聲一片,但效果出奇的好,這書果然在市面上消失了。

這件事幹了之後,韓觀就徹底站在朱高煦的對立面。

當時,朱能三十萬大軍壓近,韓觀也是信心澎脹之際。

不料,這才半個月不到,一場大戰,形勢天翻地覆。

朱能敗退湖廣,韓觀被討逆軍重重包圍。

但更慘的是,就在七月下旬,他收到訊息,朱能帶著一萬多騎兵跑了,徐忠那邊七萬步營也全軍皆沒。

特孃的,韓觀當時心中就大罵。

太和山這仗打的如此憋屈,這換成韓觀指揮也不會打成這樣。

從靖難中過來的韓觀當然知道,大明內戰,兵士們投降很快,也很容易。

朱能大敗之後,此消彼漲,漢王兵力暴增。

如今舉三十萬之眾把桂林城團團包圍,他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韓觀想到這時,已經隱隱有點後悔當初斬了幾個書生,禁止武王伐紂的書。

因為這件事把他徹底放到他和漢王的對立面。

城中百姓和讀書人罵聲一片,現在漢王想放過他,估計這些人都不原諒他。

而且當時,連廣西布政使司的官員都強烈反對。

反對的人裡,還有廣西左布使馬麟。

建文時,馬麟因為貪汙坐罪,被貶到雲南為吏。

朱棣上臺後,所有建文時被貶的官員都召回和晉升。

回到京師後,馬麟就開始琢磨如何攻訐其他大臣,以討好朱棣來成為其心腹。然而,由於業務水平過低,總是告發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其他大臣隨便一點小失誤也當成驚天罪狀來彈劾。時間久了,朱棣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唐朝直播破案

清九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