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2章 薛祿的慘敗,大明:我與朱棣爭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盛庸最終的目的是逼降大股官軍,保證官軍為漢王所用,所以儘量要避免強攻各城,減少雙方的傷亡。

因為這是大明內戰,靖難中也是如此,靖難中雙方打輸的一方投降都很容易,保證了最少的傷亡。

等平安回來時,已經接近後世晚上八點多鐘,盛庸中軍大營燈火通明。

王斌、孫霖、楊雲、思任法等大將都聚集在這裡。

平安人還沒到中軍大帳,那笑聲已經遠遠的傳進來:“哈哈哈,真是痛快啊。”

他掀開營帳,大步走了進去,一邊走一邊脫下身上的扎甲,四周有親兵上前,趕緊接下。

他的扎甲上好多血漬,應該在追擊中,斬殺了好些明軍。

哪怕在靖難中,平安也沒有打的這麼輕鬆隨意過,一路追殺官軍幾十裡。

盛庸也是滿臉喜色,正看著大營中間的沙盤。

沙盤是平壩衛附近的地圖,戰爭並沒有結束,貴陽還有大量的官軍,所以他們在商討後面的戰事。

“貴陽方面有訊息。”盛庸看到平安,馬上道:“朝廷從湖廣支援的兵馬,很快會進入貴陽,如果再把這股兵馬打崩了,貴州就沒什麼問題了。”

“顧成會派過來嗎?”平安也站到沙盤前。

盛庸想了想:“那要看顧興國的本事了。”

說罷伸手招呼了一下,他身後不遠處有個軍士上前:“湖廣方向大概會有十到二十萬兵馬正在聚集,先鋒五萬已經進入貴州境內,幾天後會到貴陽。”

“如果顧成再等等,可以等到十萬兵馬。”

平安問:“盛兄打算先滅了薛祿,還是圍點打援?先破援兵?”

盛庸立馬道:“咱們兵太少,可做兩手準備。”

“顧成來的慢,就先滅薛祿,如果來的快,先圍點打援。”

顧成來的快,那肯定只帶五萬兵馬過來,如果他膽小,要再等等,必然又要等好幾天,來的就慢。

所以盛庸做了兩手準備。

“那就這麼幹。”當下盛庸與諸將商定,做兩手準備。

明天一大早,楊雲帶三千騎去威清衛一線,負責查探貴陽軍情,只要發現顧成大軍過來,立馬回來飛報。

其餘的兵馬,先攻滅薛祿為主。

這邊在商量攻滅薛祿,平壩衛裡,薛祿也是焦頭爛額。

今天突然慘敗,薛祿緊急之下,先逃回平壩衛,當時兵慌馬亂的,薛祿也想過直接往貴陽跑。

但靖難中他看過太多這樣的畫面,一旦主將也這麼跑,全軍都可能這麼跑,然後一路上會被追殺不止,屍體連綿上百里。

為了儲存他的兵馬,薛祿最終還是選擇了退回平壩衛。

不過等他退回來後,派人一清點,幾乎吐血而亡。

他帶出貴陽八萬多兵馬,經過白天一戰,機動性最高的騎兵幾乎損失殆盡(因為大部份都跑散了),只有一千餘騎逃回平壩衛,步營還餘下四萬多。

也就是說,今天一戰,他損失了近一半兵力。

其實官軍今天戰死受傷大概也就一萬多人,被抓了一萬多,另有一兩萬人被打亂了,四下逃散,一部份最終會逃回貴陽和威清衛,一部份可能逃到貴州其他地方,當時還有很多人跳進思臘河,游到了河對岸。

但真實的傷亡並不重要,僅看現在紙面數字。薛祿是遭遇了慘敗,受損嚴重。

關鍵是,從白天的戰局來看,叛軍傷亡非常之輕。

因為大部份時間,叛軍都在用弓箭和火器,在不停的射射射,真正短兵相接的肉搏戰只佔少數。

這個結果是薛祿絕對不能接受的。

平壩衛本來只是一個五千多人的小衛所,現在突然擠進四萬多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唐朝直播破案

清九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