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3章 我等了三年,就為了等一個機會,大明:我與朱棣爭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1413年成立。

現在朱棣當然還沒有成立貴州承宣佈政司,但是他已經加稅了。

就在去年十一月,朱棣和原歷史上一樣,決定試探貴州土司,提議各土司稅加五成。

沒想到這才加稅半年,朱高煦突然起兵,這一下子打亂了朱棣的計劃,也讓朱高煦收到意外之喜。

五月份盛庸和平安突襲普安衛時,當時土司已經有人看到他們的兵馬進入貴州境內,可能因為都是明軍,覺的是正常調動,所以無人向貴州明軍報告。

等到盛庸和平安打下普安衛時,普安州附近土司想到朱棣去年加稅五成,更是紛紛主動來投。

盛庸自然大喜,立馬用起朱高煦的套路,徵調當地土司的人和馬騾來幫忙運輸,並給於銀子或鹽糖等物做為報酬,為讓使土司們死心踏地,攻佔普安衛時抓到的一些不肯降的軍將,都由當地土司負責處死。

朱高煦還有一招更狠的,在各省發的檄文都不同,比如貴州檄文,從攻下普安衛後發檄文,所有檄文上,讓當地投靠的土司簽名支援,從此把這些土司牢牢綁在他的馬車上。

五月中旬,盛庸和平安兵進永寧州,薛祿已得到訊息退向貴陽,放棄了永寧。

薛祿一走,永寧北部的貴州四大土司水西羅氏立馬派人過來聯絡討逆軍,半路上正好遇到盛庸派出去的人,羅氏大喜,立馬錶態,原跟隨討逆軍,一起把討厭的朱棣弄下臺。

盛庸又派人聯絡永寧以東的水東宋氏,但宋氏婉拒,似乎害怕明廷,不過他們也表態,肯定不會幫明軍,準備坐山觀虎鬥。

盛庸和平安一面在永寧休整訓練兵馬,一邊在等薛祿集中貴州兵力,準備決戰。

六月中旬時,薛祿手上已經有了七萬多兵馬,盛庸這邊原本有五萬土司兵,兩萬漢軍騎兵,雙方兵力相近。但因為當地土司投靠,又收了近一萬僕從軍,專門幫忙運輸後勤。

羅氏曾表態能支援五千兵馬給盛庸,但盛庸拒絕了,沒有經過他訓練的土司兵,在戰場可能起到反作用,而且不夠放心。

六月十八日,永寧州城內。

盛庸正和平安、孫霖、王斌等將領在城牆上,眾人穿著普通的扎甲,身邊也沒多少跟隨,所以如果從遠處看,根本不知道這些人是統兵大將。

平安正喜滋滋的看著城下,從雲南方向,這一兩月,源源不斷的物資,糧草,由無數土人往貴州運。

城外每天的馬騾和馬車從早到晚就沒有停過的。

現場像孫霖、楊雲、王友等將領無法想像,漢王如何在這麼窮的雲南,只用三年時間,就囤積了大量的糧草和物資。

只有平安當年從廣東,一路跟著漢王的商隊來到雲南,知道漢王就是靠著僱用大量土人,用土人的雙手和雙腿,一點點把物資運到雲南來的,非常不容易。

“在雲南和貴州這些地方打仗,離不土人的支援。”盛庸這時道:“這裡的山川地勢,沒有比他們這些世世代代生活在此的人更熟悉,漢王拉攏土人的手段,明紂王遠遠不如,此戰,咱們必勝。”

他上來就鼓動士氣,看起來心情也挺好的,眾將紛紛咐合,所有覺的漢王理應獲得。

平安更是激動無比。

靖難中他和盛庸搭檔,曾受到了慘敗,當時前幾場敗仗時,盛庸不是主將,最後幾仗,盛庸又不在現場,兩人幾乎是分開被燕王擊敗的。

並且每次打敗他們,都幾乎有朱高煦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所以兩人都對燕王不服。

“多謝漢王再給我們一次機會,我等了三年,就等這個機會。”平安大聲道:“如果沒有漢王收留我們,將來的史書,不知會如何記載我們的慘敗和無能。”

“所以我們已經不能再失敗了。”盛庸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曹賊也太捲了

夏耕煙

雲王

南北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