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2章 不共戴天之仇,大明:我與朱棣爭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原來的歷史中,明軍攻入升龍時,因為張輔是主將,他的想法和朱高煦一樣,所以下令好好撈一筆,於是明軍“並大肆掠奪,擄掠女子玉帛,會計糧儲,分官辦事,招集流民。為久居計,多閹割童男,及收各處銅錢,驛送金陵”。

所以說張輔是個人才,比朱高煦還狠,他把安南童男都閹割,然後送到京師當宦官。

明初明軍經常這麼幹,打蒙古打雲南打麓川都是如此,像鄭和,亦和哈都是這樣當宦官的。

但現在張輔不是主將,他沒敢下這個命令,所以全軍整頓,補充了糧草後,繼續往胡氏首都清化方向攻打。

他生怕朱高煦過來搶功,下令所有明軍搶到的船隻跟隨同行,不留給朱高煦,然後快馬加鞭往清化去。

此時胡氏皇子胡元澄領軍退守黃江(在今越南河南省的一段紅河),與胡季犁、胡漢蒼會合,等待合擊明軍。

五月中旬,朱高煦帶著四萬雲南來的兵馬,慢慢吞吞終於來到升龍。

他這路兵馬一路上幾乎沒啥硬仗,但是如同蝗蟲一樣,每經過一個安南城鎮,必然清掃一空,能搶能拿的全部搶走,很多安南百姓也統統被帶走,並且都說這是張輔將軍下令乾的。

他在雲南帶了很多懂漢語和越語的人,又在當地徵招的一批投降派,然後每到一處,都宣傳張輔將軍下令辦事,把張輔的名字,在紅河平原四方宣揚。

北路軍把升龍以北家中人口較多的統統帶走,男的拉回雲南屯田挖礦,女的種甘蔗。

所以五萬兵出入安南,現在只有四萬兵馬在身邊,還有一萬兵馬(主要是土司兵)正在源源不斷,把抓到的安南人往雲南送。

這下簡直是如同後金入關,赤地百里,朱高煦這麼幹,安南人就倒了大黴,從河口沿著紅河到多邦城這片,幾乎看不到有安南人還在,要麼逃了,要麼被抓了。

當北路軍來到升龍城時,那氏的那榮、儂氏儂郎金,陶氏陶吉,李氏李峰,刀氏刀尋海,五位土司首領都是眼睛大亮。

朱高煦這時指著身後道:“沿著紅河這帶,是安南最好的產糧地之一,土地肥沃,物產豐美,如果諸位土司能遷民到這裡佔有,將來都能壯大,且福澤後代,本王把這邊百姓遷走,帶回雲南,就是想把這肥沃的田地留給諸位頭領。”

諸土司俱是神色微動。

誰都想自己的地盤變大點,這五大土司地盤都是緊緊相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要不是明廷在雲南,早就打起來了。

現在安南這邊出現這麼大片無主的好地方,又距離他們這麼近,當然是好事。

那氏那榮馬上道:“若朝廷能真正控制這裡,不讓安南復國,我們遷些族人過來,當可永久佔據。”

其餘土司紛紛點頭稱是,大夥就怕安南人再打回來。

雖然原土地上的安南人大都被朱高煦遷到雲南,但升龍以南,還有大量的安南人在。

“放心,這次朝廷肯定能鎮住安南。”朱高煦道:“到時我會向朝廷上奏,為你們封地。”

“多謝漢王。”幾大土司面露激動之色。

只有邊上的西平侯不動聲色,心想,到時朝廷肯定不同意,然後漢王義憤填膺的為他們做主,漢王這個套路,真是得心應手。

進入東都升龍之後,朱高煦繼續下令幹這事,但升龍人口比較多,有幾十萬人,肯定不可能全部帶走,於是朱高煦下令先劫富戶官員,將升龍所有富戶全部洗劫一空,所有富戶和官員全部抓走,帶回雲南,東都王宮的財富當然也沒放過,接著開倉救濟因戰亂而產生的安南流民,並給窮苦的百姓們,發放少量的錢財,用以生存,安撫人心。

歷史上明廷把安南攻佔,設為交趾布政使司後,張輔前腳帶著兵馬走,後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唐朝直播破案

清九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