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章 又是個大坑,大明:我與朱棣爭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請瞿能出面,瞿能戰死一個兒子,徐輝祖也是心有歉意。

但現在不是說一起辦的事,因為無論下密旨給誰,最後辦事的都是一起辦。

現在的關鍵是,下密旨給誰,誰就是帶頭人,將來論功行賞,是第一大功,並且帶頭的人,肯定要果斷大膽,忠心皇帝。

所以這是不可能同時下密旨給兩個人有當機立斷之權的。

雙方又有了爭勢,皇帝朱允炆也是頭大,因為每次都是這樣。

就在這時,李景隆突然大聲道:“聖上,臣請奏。”

“曹國公。”朱允炆期盼的看向李景隆。

李景隆是個武將,但他識字,而且長的玉樹臨風,衣著也很得體,平時說話不急不徐,有理有據,很有功勳貴族的氣度。

另兩個武將徐輝祖和瞿能,一看就是粗魯無禮,沒啥文化的人。

年輕的皇帝從眼緣上看,還是喜歡李景隆這種。

“聖上天命所至,莫敢不從,湘王朱柏,也只能舉家自焚。”

“區區燕王,何足掛齒,依臣看,不管是誰做主,必是手到擒來,徒立大功。”

“說的好。”黃子澄大讚。

皇上你看湘王聽到訊息後,直接就引火自焚了,說不定燕王聽到訊息,也當場自殺呢。

這派誰去做有什麼區別嗎?簡直就是送功勞的,關鍵是皇上你想讓誰立功。

李景隆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朱允炆聽的表情有點興奮,立馬覺的自己這皇帝也挺厲害的,誰敢反抗?

那朱允炆想讓誰立功呢?

“曹國公言之有理,那就擬旨,密令北平都指揮使張信,給予當機立斷之權,北平若有異動,可與張昺、謝貴一起,捉拿燕王朱棣。”

說完後,想到最近朱柏的死對皇室影響不好,朱允炆趕緊補上一句:“切記可勿傷我四叔性命。”

徐輝祖和齊泰對視一眼,兩人眼中都是失望之色。

但皇上金口玉言,朱允炆開了口,便不可能再改了。

“陛下聖明,萬歲萬歲萬萬歲。”黃子澄趕緊從座位上下來,跪拜。

眾人見狀,只能紛紛跪下,高呼萬歲。

瞿能跪在地上,看看徐輝祖,再看看李景隆,心中也是一陣長嘆。

那張信膽小怕事,瞿能也是知道的,這道旨意,恐怕又是個大坑。

-----

朱高煦的郡王府和燕王府不是很遠。

回到門口才發現,陳文居然站在門口等他,也沒進去。

“為何不進去?”朱高煦奇怪道。

當天兩人先回北平,周虎和宋猛押送瞿陶回寨子裡。

朱高煦快到城門口時,陳文問起世子和高燧。

然後便勸道:“殿下獨自先回,燕王知道,會不會有什麼想法?”

朱高煦當初從京師出來,只想著跑路,現在回到家門口,被陳文一提醒,這才發現自己好像有點太急。

眼下朱棣正準備造反大業,內部的團結很重要。

於是他進城後,便讓一隊衛兵送陳文去郡王府,自己又出去等世子。

他在宛平等了大半天沒等到,有點著急,差點想直接回北平,後來又堅持了一天,終於等到世子幾人。

“屬下剛從外面回來,進去說。”陳文和朱高煦進入郡王府。

他先回一天,然後在北平城附近跑了跑。

原本是想挑選合適的地方,讓他們後繼的人住下,還有打探點事情。

他們人有點多,八十多人,不管在哪,都很顯眼,而且現在關鍵時期,能不能順利進城門都是個問題。

“我想過了,人太多,突然一起進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唐朝直播破案

清九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