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滅國之戰?
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8章 滅國之戰?,大明:我與朱棣爭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出三個衛,陶得貴水師負責運送。
先運到濟州島,向高麗借地。
濟州島距離東本很近,明軍可補給和休養。
這個方法,和當年元朝伐日是一樣的。
元朝當年在濟州島設水師駐地,訓練水師,然後征伐東本,只是遇到兩次神風,加上高麗人造的船不好,因而大敗。
朱高煦沿用元朝的方略,元朝的方略不是不好,只是運氣不好,統兵無方。
“來這邊。”朱高煦簡單說完又換了個地圖。
“這是東本國島根縣,上岸不遠處有個石見銀山,你們的船隊直接在島根縣上岸,奪取石見銀山,石見銀山盛產銅礦和白銀。”
“佔據之後,控制掠奪當地民夫和工人,繼續為我們採礦。”
“同時在石見銀山附近驅使當地民夫建造防禦工事,守住銀山。”
“以守為主,無論如何不得往外進攻,只要佔據銀山,為我們源源不斷的採來銀礦和銅礦即可。”
“朝廷會從海上,給你們兵力和糧草的支援。”
朱高煦現在不打算大舉入侵東本國,因為可能打成國與國之間的巨大戰役。
現在他還是想休養生息,所以投入的兵力不會太多。
此戰舉兵一萬五千多人,三個衛。
以佔領固守石見銀山為主,然後為大明掠奪東本的財富。
以此時明軍的武器裝備和實力,只要想守住,東本國就是舉國之兵來攻,也只會慘敗而回。
而足利義持,會因為他的傲慢,付出慘痛的代價。
明軍的大船和火炮,會教他做人的道理。
盛庸三人回去之後,整個大明帝國的機器就運轉起來。
江南抽調大河衛、儀真衛、鎮海衛三衛兵馬到松江縣集合,金山衛的水師船隻加上戶部在京師附近徵召的船隻,共五百餘船進行運輸。
從十一月底開始,大量的火炮、火藥,糧食和人員,先一船船運往濟州島。
高麗國王李芳遠聽聞明朝要遠征東本,簡直舉雙手雙腳支援。
因為足利義持上臺後,與高麗關係也極惡,還取消了和高麗的貿易。
濟州島直接為明軍建造休息和補給所在,並全力支援糧草,明軍也不白要,用高麗需要的物資購換。
此後在松江一帶,從洪熙二年到洪熙三年三月,明軍的船來來往往,沒有停過。
一船船的物資運到濟州島。
朱高煦現在用實際操作告訴別人,為什麼打仗說是要打後勤。
他的一萬五千兵馬還在集合,前三四個月裡,明廷已經來往濟州五次,運了一千多船的物資和人員到濟州。
此時從松江到濟州大約十幾天一個來回,明人運送的物資堆積如山,據說高麗人看了之後差點暈厥。
有人上報說,明人把整個國家都搬到濟州來了。
洪熙三年三月初,盛庸隨著第一批兵馬,來到濟州島,看到明軍堆積如山的物資時,盛庸也是目瞪口呆,很多東西,若不是出發前皇帝和他說了下,他都不知道是幹什麼用的。
這怎麼看也不像是打一場一萬五千人的小戰役,簡直就是準備打滅國之戰。
即便當初還是漢王的朱高煦準備集中人馬和物資在湖廣與明紂王決戰,盛庸都沒有見過這麼多的物資。
此戰,恐怕耗費不小?盛庸闇暗琢磨著。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