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68章 手雷與地雷,大明:我與朱棣爭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秦總督,你們這種水泥,賣不賣?”兀魯伯這時小心翼翼的問。

“兀魯伯殿下,咱們水泥當然賣的,不過現在這邊用的地方很多,等我們第二個水泥廠建城後才會賣。”

“能不能幫我們建個水泥廠?”兀魯伯果斷道:“現在大明和我們可是兄弟之盟。”

秦漢道:“我們不可能幫你們建水泥廠,但是,你們可以用製作水泥的原料,來換我們的水泥。”

這就是大明的目的,利用沙哈魯他們的人力,提升自己的產量。

因為對現在來說,挖礦是既廢人力,又廢精力。

大明現在到處用人,修路了,修堡了,建城了,屯田了,全國各地都在忙,每年還要往這邊移民。

這樣都不夠用。

因為挖礦需要的人手太多,僅靠掠奪的戰俘,到處都要用,完全不夠。

所以他們想利用沙哈魯的人,讓沙哈魯,用原材料來換水泥。

少弄一個礦廠,可以節省大量的人力。

這樣說吧,明朝一個水泥廠的工人,可能只有兩千人就夠。

但是伱要提供足夠水泥廠的原材料,需要五千,甚至一萬人去挖礦,還要加上運輸。

兀魯伯聽完後表情一凝,馬上明白明人想利用他們的國力。

但他們如果想要水泥,明顯這也是個好辦法。

“如果這樣,我們如何計算?”他馬上道。

“你們負責提供原材料,每一萬斤原材料,我們給你們一千斤水泥。”

“這是十比一?”兀魯伯皺眉,感覺自己太虧了。

因為他剛剛現場看到,都是一百斤原材料磨成近一百斤的粉,幾種材料加起來,那就是幾百斤的粉,損耗是有,但肯定沒這麼誇張。

他感覺三百斤換一百斤差不多。

“你剛才現場看到了,我們整個工廠,有多少工人,多少機械。”

“原材料到我們這裡,需要經過加熱,研磨,再加熱,融合,多道工序,這些人工和損耗費用,我們都要計算進去,以現在的技術,很多機械,用不到一年我們就要更換。”

秦漢一本正經的胡吹亂說一氣,兀魯伯聽後感覺還有點道理。

但秦漢還要他們自己運過來,這就有點難為人,雙方一陣扯皮,最後約定。

沙哈魯帝國以十比一,用原料換明人水泥,沙哈魯的人,用船從裡海運到脫爾卡曼港,後面歸明軍自己運。

這是個雙贏的局面,明軍得到大量的原材料,水泥廠可以越建越多。

沙哈魯得到明軍的建城修路利器水泥,大夥皆大歡喜。

至於怕不怕將來水泥的城池影響到明軍進攻,這事完全不用擔心。

武器的代差,和軍隊素質,已經單純靠水泥堡壘無法逆轉的。

兀魯伯來到拉伊城後,住了足足五天時間。

秦漢多次宴請他,與沙哈魯帝國協定了兩國的邊界線,還有滅掉黑白王朝後的分紅。

雙方的分界線以裡海為界,裡海一家一半,北部裡海加後世土庫漫斯坦、烏滋別克,和阿塞拜僵北部、格魯及亞北部歸沙哈魯。

南部裡海,加阿塞南部,格魯南部歸大明。

雙方都與奧斯曼接壤。

其中黑海暫時在沙哈魯的控制區,現在朱高煦還沒興趣動他,因為只要後面打下奧斯曼,立刻就可以擁有黑海。

兩國邊界劃線後,雙方就戰爭的利益按原計劃來,約有五十多萬青壯人口歸了沙哈魯,明人只留下十幾萬用來當苦力。

明人得到了地盤,和更多的婦幼。

這對此時沙哈魯來說,好像他們佔了大便宜。

但這些人的信揚和明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亮劍小透明

車間主任老歌

錦衣鎮山河

肥胖的可樂

關東往事

餮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