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61章 大明帝國跨時代的新發明,大明:我與朱棣爭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b><\/b>

原來前幾年朱高煦劃了個簡易的蒸汽機給他們,但朱高煦也不是專家啊,他自己都沒見過蒸汽機,只能把蒸汽機活動原理,活塞原理,大概的執行方式和模樣畫給他們。

科技司召集很多人,日夜研究,仍無所獲,期間做了幾個樣品,但一直功率不夠,不知道是什麼問題。

朱高煦又不是專業的,無法給出專業的指導。

楊元峰有點不好意思,感覺愧對皇帝陛下。

“你不用急,等咱們橡膠批次能生產還來的及,科技這東西,本來就不是一蹴而就,咱們還有的是時間。”朱高煦只好安慰他。

大明的大學雖然已經開始物理和化學,但目前還是最基本的,估計相當於前世小學,初中水平,想進入蒸汽機可能還需要漫長的時間。

這幾年大明和朱高煦其實非常繁忙,自從橡膠種子被帶回大明,朱高煦在大員,馬六甲、南洋等各省,大量繁植,十二萬種子最終弄出八千多株,也算效果不錯,接著就在三地種植,推廣,等樹苗多了,再往交趾、雲南等地種。

原時空歐洲人載了兩千多株,用了四十年擴種,才終結巴西的壟斷。

朱高煦兩三年下來,目前各地加起來,不到十萬畝,面積還是非常小。

原時空中國從1969年於雲南、廣東兩地開始種,到1979年,約十年時間,已經種植了550萬畝,效率是遠遠超過朱高煦現在。

但之後,到2001年,全國種植面積也才900多萬畝,進展緩慢,到2011年,達到1600萬畝,2019年為2200萬畝,儘管如此,種植面積也不過在全世界排第三,天然橡膠產量,為全世界第四,而且每年進口橡膠數量,是自己產量的約三四倍,可見對橡膠的需求量,是非常非常之大的。

朱高煦現在的大明面積遠遠超過歷史諸朝,所以他的目標是要讓橡膠面積成為世界第一,橡膠產量,成為世界第一,現在大明一面積極組織擴種橡膠,包括高麗的濟州島也比較適合,同時一面研究橡膠的各種用途。

橡膠製品出來後,大明工業化發展,可以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朱高煦一面和楊元峰說話,一邊來到科技司的一間廠房。

今天現場有個試驗,朱高煦到後,內閣成員和很多軍將也早早過來在等著。

大夥紛紛拜見皇帝陛下,個個臉上露出很有興趣的表情。

皇帝每次召集他們到科技司或工匠局,都是肯定有什麼新玩意出現,大夥還是比較期待。

廠房外面東面就是一條河,河邊還有一排水力風車,這玩意在工匠局很多,有各種用途,大夥當然都認識。

“都過來。”朱高煦召集諸臣工到身邊,所有人興致勃勃看著朱高煦。

朱高煦彎腰從地上撿起幾塊小石頭,笑道“不知道有愛卿有沒有注意過一些特別的現象,比如--”

說罷,朱高煦把手中一塊石頭,撲通,扔進水裡。

水裡濺起一個水花,又往四周延出一道波紋。

諸文武面面相覷,大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明白皇帝的意思。

但大夥知道,皇帝肯定在說新奇的東西。

黃淮這時笑道“石子扔進水裡,濺起了水花。”

李景隆在邊上鄙視的看了他一眼,心想,自作聰明,這麼簡單的道理,誰不知道。

不料皇帝朱高煦卻笑道“有點近了,差不多意思。”

咦,四周諸人俱驚訝。

大夥都是臉上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

其實有人心裡根本不在乎,甚至在想,皇帝你就直說吧,不要賣關子,顯示你的聰明瞭,大夥都知道陛下你聰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唐朝直播破案

清九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