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58章 大明的炮灰,大明:我與朱棣爭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只針對貴族王室和富人,那老百姓挺樂意看到的。

殺完後還分田給老百姓,老百姓更高興了。

接著明軍第二套流程開始,因為中亞也好,西亞也罷,信仰各不相同,民族林立。

所以繼續清除,什麼寺什麼廟的,全部夷平,沒收財富,想蒙面的不許蒙面,一切穿戴從漢化。

這次想反抗的連當礦工的機會都沒有,全部格殺勿論。

此時中亞西亞從坲到衣的轉變過程中,在歷史就是以暴力而推動,都是用屠刀和鮮血來完成。

這波清除完後,基本當地也沒什麼抵抗力量。

然後明軍開始第三步,全盤漢化,學漢字,說漢語,同時沿用以前的政策,學會漢字,懂漢語,頒發漢人身份,還能享受福利,甚至當官,有些地方每年還有名額限制,不是有一百個人能熟練說漢語,就能得到漢人身份,從而鼓勵各國百姓爭搶漢化。

整個三步,大概需要五到十年,基本上十年之後,佔領區內就不會有其他文字資料,可能私下有些人還會說民族語言,但公開場合肯定不會見。

等下一個十年,佔領區少年們成長起來,基本只會講漢語,幾十年後,等老一輩的離去,也就慢慢全部漢化了。

此時明軍從盛庸第一波兵馬出嘉峪關到現在,正好五年過去。

朱高煦基本達到第一個戰略目標,控制佔領中亞,建立漢人政權,開設學校,大量移民,同時掠奪了這些地方所有的財富。

明軍打了五年,各路投入二十萬大軍,最近又一次性調動了十五萬。

先後總計投入三十五萬大軍,耗費無算,但五年裡掠奪的財富,達到驚人的數億貫,除去軍費和移民,建城,開荒,屯田等各項開支,還能淨賺一筆。

至於在印渡、暹羅等各大王朝得到的礦產更是不計其數。

此時明朝無論文武,整個朝廷上下都知道,打仗是能賺錢的。

當然,前提是要打贏了。

洪熙十六年,朱高煦又在各地啟動新政,從印渡、暹羅、阿富漢、斯里藍卡、孟加拉等地,共徵召二十萬18-20歲左右的青壯,集中訓練,以為兵用。

這是明軍第一次在佔領區如此大規模徵兵,所有人集中到伊斯藍堡,和喀布林等地,由明軍對他們進行長達為期一年的強化訓練。

訓練中還逐步淘汰,受不了苦的,被練死練廢的,再重新徵召替換,保證一年後,有二十萬精銳步兵。

他們將全部配備冷兵器,用來步戰和攻城。

——

洪熙十六年三月,天氣回暖,新、阿總督陳文已經把總督府從新德里遷到喀布林。

今天一大早,陳文帶著總兵官瞿鬱、巡撫周國文來到,喀布林東部重鎮薩羅比。

這邊原來是個小鎮,人口不到數千,明軍攻佔喀布林後,設阿漢左衛,駐一衛五千人馬,然後招募當地百姓築城,目前已經形成一個周長十二里,高十米的新城。

陳文到了中亞後發現一件稀奇事,這會的中亞,除了幾個有名的大城外,很多城鎮都沒什麼城牆,就算有,也可能是堵矮牆,這也難怪當年蒙古在這邊打的很輕鬆,小型的城鎮,真是毫無抵抗力。

像賽德義王朝將近佔據後世印渡六成面積,擁有十米高城牆的大城不到十座,除了首都有護城河,其他城市都沒有。

這對進攻方來說,是相當有利的。

當然,中西亞這邊現在打仗比較有武德,一般很少有攻城戰,敵軍來了,守軍大多數會出城與敵軍野戰,一是他們歷古都喜歡正面野戰,二是可以知道城池不夠高大,守也沒什麼用。

但明軍現在珍貴,為以後橫掃西亞和打進歐洲,朱高煦已經在訓練征服國的攻城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唐朝直播破案

清九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