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朕死之後,管他洪水濤天
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92章 朕死之後,管他洪水濤天,大明:我與朱棣爭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b><\/b>
截止洪熙三年末,朝廷確權到戶,全國糧田共計一千一百萬頃(十一億畝),其中大明境內九百零二萬頃,另有交趾、西貢、大員、舊港等地兩百多萬頃。
其中大員和舊港,那邊還在繼續增加,明軍已經打下馬六甲,並準備集中水師下一步先攻取暹羅沿海,再層層推進。
以每畝兩石計,最低稅一成計,當可收糧兩億兩千萬石。
當然,其中有很多地方會遇天災,也有種的不好,會欠收失收,還有很多田交兩成甚至三成。
所以最終洪熙三年的稅糧是一億七千萬石,是永樂的三倍多,是明末的八倍。
永樂時,大明境內八百多萬頃,其中官田士紳宗室加起來就佔了六成,軍田佔四成。
永樂二年大明收稅五千多萬石,這基本就是大明的巔峰了。
之後就江河日下,隨著侵佔軍田農田王田越來越多,到明中後期就一直保持在兩千萬石左右。
洪熙朝全國徵糧稅,無人能倖免,勳貴、官員、宗室、士紳、甚至軍將都一樣,加上海外殖民和掠奪,所以稅糧遠遠超過永樂。
洪熙三年全國各種稅銀收入九千多萬兩,當然,這會沒這麼多銀子,大部份都銅錢和寶鈔。
現在稅銀的大頭還是海關稅和各地紅樓堵檔等的收入。
去年全國包括交趾等地,共計有兩千多縣,每縣一個紅樓和一個堵檔,最低牌照稅一萬兩一年,就是四千萬。
其他商鋪的商稅,土地、房產交易稅等加起來,全國都不到兩千萬,且基本集中在富裕沿海省份。
朝廷現在是相當有錢,更別說去年到處打仗掠奪無數,還佔了石見銀山。
但夏原吉認為,教育的投入上面,更是個無底洞,皇帝還是要在小學和中學期間免費,全部朝廷出錢。
他原本堅決反對的,但看到皇帝最後面寫的一行字後,沉默了很久。
數天後,夏原吉拿著準備好的資料,專程面呈皇帝。
皇帝在華蓋殿召見了他。
現場當時有三個人,皇帝,夏原吉,還有史官。
夏原吉想了想後,看了眼史官。
朱高煦愣了下,便回身揮揮手。
那史官一臉不高興,但也沒敢留,轉身而去。
等史官走後,夏原吉道“陛下雄才偉略,有宏圖大志,大明有今天,糧錢收入遠超歷代王朝,陛下功不可沒,絕對可以稱的上是千古一帝,功比秦皇漢武,唐宗宋祖。”
朱高煦似笑非笑看著他。
夏原吉幾乎不拍馬屁,今天這麼說就挺有意思的。
夏原吉繼續道“陛下增加收入的方法,就是打擊士紳和勳貴王族們的利益,真正還利於民。”
“這也是我大明之前,歷代王朝沒有幹過的事。”
朱高煦還是靜靜聽著。
“其實,讓百姓能好好的生活很簡單,陛下就是用對了方法,只不過,歷史上所有當權者,都極為重視自己的利益,並儘可能的去壓迫百姓。”
“臣,真的對陛下的胸懷,五體投地。”
夏原吉說到這裡,從位置上起身,重重的跪下,磕頭,施以大禮。
朱高煦也很高興得到夏原吉這樣的稱讚,但不禁回頭看了下,心想,這麼好聽的話,你讓史官走了?記下來都好?嗯,回頭朕要親自和史官說下,給朕添上去。
“不過。”就在夏原吉起身之後,他小心翼翼的看了眼皇帝,沉聲道“陛下,真的打算,開啟民智?”
朱高煦很有意思的看著夏原吉“夏部堂想說什麼就說,今天你說什麼,朕都算你無罪,這裡沒有其他人,就我們兩人。”
夏原吉膽子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