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90章 明朝亡國的三大禍害,大明:我與朱棣爭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b><\/b>

朱高煦登基後,早朝時間晚了,但結束時間也快,通常上午午飯前都能結束,因為他不準某項事情議來議去,不管大小事,都規定在半刻鐘內,必須完成,如果還不能決定,他就會以皇帝的身份,直接獨斷行。

今天是新政第一天,朝臣們試著提了很多事,主要還是要錢,和要官上面。

特別升官這個環節,皇帝放權,很多大臣就可以提議自己的門生或親朋。

但各位大臣都有自己的親朋門生,所以今天出現了投票的一幕。

第一次投票是為了淮安知府人選。

原知府年紀到了已經致仕,吏部尚書錢常拿了三個名單出來,接著黃淮、楊士榮、胡儼,紛紛出自己的人選,黃福想了想,也沒客氣,也提出自己的人選。

其他官員看的眼紅的不得了。

因為按新政,現在內閣成員都可以提名,以前大夥都想晉升六部,但六部只有六位尚書,位置少,官員多,現在內閣有十七個,以後大夥都可以爭取爭取。

因為人選太多,於是黃福爽快的進入投票環節。

投票前,皇帝允許大夥拉票,於是十七個內閣紛紛交頭接耳,在一起議論。

黃福也不笨,拉著次輔侯海說了些話,大概知道侯海可能會支援自己。

原吏部尚書蹇義現在已經進入司令部,是步兵司司正,

這是新成立的部門,新官位,但級別不低,同尚書一樣,正二品。

好幾位退下來的尚書都和一樣進入軍隊三部,大夥開始很疑惑。

因為皇帝之前讓武將為六部侍郎,還有做到尚書的(現兵部尚書徐安就是武將出身),還有武將做左右都御史的(孟善)。

現在又讓文臣去軍隊三部。

但蹇義知道為什麼,步兵司負責大明全國各地高階步兵軍官的調動,升遷,他一個文臣沒有任何根基,也沒有熟人,最能稟公做事。

又不用他打仗,他一個文官當然能幹。

正因為做過吏部尚書,蹇義今天感覺很有意思,以前一個知府的人選出來後,朝堂上能吵成一片。

對相關人選不滿的人,會立刻彈劾,有的人可能從這個人選祖宗十八代開始說起,來證明這個人不適合。

現在你不須要說這些,大家推出人選後,意見不統一就投票,幾分鐘內就解決問題。

至於將來這個知府不稱職,或犯大罪,提議的人,要被問責。

蹇義開始以為,將來要問責,肯定很多人不願意提名。

但沒想到今天提名的人這麼多,一個知府被提出八個人選。

黃福也二話不說就決定投票,等大夥商討了幾分鐘後,投票結果很快出現。

黃福提名的徐銘得到十一票勝出。

徐銘在建文時為山東監察御史,永樂初為兵部郎中,後來被朱棣貶到交趾,在那跟隨了黃福,兩人關係很好,也談的來,現在正在交趾做知府。

黃福想把他調回來,正好推薦為淮安知府。

這會交趾和淮安天差地遠,肯定淮安好多了。

黃福自己有五票,他說服了侯海三票支援,已經得到八票。

其他人選都沒有一個超過五票的。

這次投票很新鮮,但開了好頭,官員們都瞪大眼睛看著呢。

按新政,四品及以下主官還要報皇帝批准核實。

四品以上,只能報預備人選,由皇帝定奪,或皇帝可以直接任命。

皇帝朱高煦當然很給面子,也不會上來就讓黃福難堪,都沒看徐銘資料,直接現場同意。

朝臣譁然,確信皇帝在分權給內閣。

這代表著他們將來,都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唐朝直播破案

清九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