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57章 火爆的拍賣會,大明:我與朱棣爭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另外再交稅。

“每年達到八萬四,每個月七千多,這錢不好賺啊,還得交稅。”毛信身邊有個中年男子喃喃自語。

毛信不動聲色道“只有十家了,原先幾百家呢。”

周虎好像不認識他似的,看了他一眼,跟著道“換成是我,肯定要漲價啊,地方還得弄大點,不然客人太多,沒地方呆。”

“若是取消宵禁,這錢有的賺。”他們身後也有人道。

這句話深得人心,大夥紛紛覺的,只要取消宵禁,這一年八萬四,真不多。

很快,第二張牌照又開始,中間毛信和周虎等幾個託在裡面做攪屎棍,時不時抬一下。

當價格再次漲到八十四萬時,人群出現短暫的安靜。

就在所有人想達成某種默契時。

“八十五萬。”攪屎棍毛信再次舉手。

反正皇帝說了,後面沒人跟也沒事,到時皇帝讓毛信、周虎幾個人一起弄一家,帶兄弟們賺錢。

毛信突然出價超出第一張,四周又是譁然,紛紛看向他。

“看什麼看,拍一張少一張,後面只會越來越貴。”毛信叫道。

眾人一聽,好像有道理哦?

“八十六萬。”剛剛說沒的賺的中年男子,急吼吼在毛信身後舉手。

“八十六萬一千。”

接著現場又叫了幾輪,最後定價八十八萬四千兩。

之後就好像被毛信說中了,一張比一張高,九十萬,九十一萬四千,九十三萬六千。

倒數第二張拍到九十五,最後一張直接拍到一百萬。

全部拍完震驚四方,所有人都沒想到,越到後面會越貴。

在毛信出價之前,大夥都以為越到後面會越便宜。

第一個拍下是徐景昌家裡自已人,他也是樂的合不攏嘴,感覺血賺。

十張拍完之後,有人立馬就問“京師以後永不更改了嗎?始終在十張執照?”

果然,四周馬上安靜下來,大夥都注視著徐景昌。

徐景昌氣定神閒,因為這都是陛下安排好的託和套路。

“京師幾年內是不會增加的,按朝廷的辦法,以後用人口來衡量。”

“洪熙元年十二月,按戶部統計,京師城內人口,約五十餘萬,加上附近幾縣,有七十多萬。”

“以後府城內每增加五萬人,加一張牌照。”

“妥當。”提問的人點頭到。

四周眾商人也紛紛點頭,感覺這樣按人口計不錯。

馬上又有人提問“京師以外的執照,何時拍賣?起價幾何?”

現場商人有全國各地來的,果然大夥又再次關注起來。

此時京師人口是全國最多,巔峰期接近七十萬,不過朱高煦把大量軍戶和衛軍調離,所以減少了很多。

大夥先到京師來,無疑是想吃這塊最大的蛋糕,現在大蛋糕吃不上,還可以吃小蛋糕。

“我正要說呢。”徐景昌大聲道“大夥不要只看著京師,京師以外,全國各地,都有執照,具體何時拍賣,起價幾何,大夥可以去各省打聽,都會有公告通傳天下。”

“這門生意不看門市,掌櫃們到哪都能發財。”

哈哈哈,四周一片笑聲,都覺的有理。

笑聲剛停,眾商人還在議論,又有人大聲道“聽說朝廷還要徵稅,這稅為幾何?如何定價?”

“按面積大小,和姑娘人數來定。”徐景昌道“假設你佔地十畝,有兩百個姑娘。”

“每畝月收稅一千兩,一個姑娘月收稅十兩,總計月稅三千兩。”

地方面積和姑娘人數,通常代表著奢華程度和規模。

這樣收稅也無可厚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唐朝直播破案

清九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