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1章 站隊,大明:我與朱棣爭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信心中在罵罵咧咧,朱高煦每個地方都有暗號,特孃的,簡直像搞錦衣衛出身。

他都懷疑那陳文以前是幹錦衣衛的。

進去之後有人把他引到一個房間,但李默不在,對方給他倒了杯涼茶,讓他稍等。

沒一會,又有個小娘端著一盆冷水過來,讓他洗臉,放下冷水後,又端進來兩片西瓜。

張信一看這心裡好舒坦,還是高陽郡王尊重人,知道我這大熱天跑過來不容易。

他痛快的洗了把冷水臉,吃了兩片西瓜,終於,李默來了。

“張將軍。”李默客客氣氣道。

張信滿意的用毛巾擦了擦臉和手:“你這地方太小,我暫時也不能給的太多。”

“楊鐵頭和徐牛是北平軍匠中手藝最好的鐵匠、火器匠,明個我會把他兩全家找個理由趕走。”

李默大喜:“多謝張將軍。”

“不用謝,這西瓜不錯,哈哈哈。”張信哈哈大笑,起身就走,他送工匠是小事,表態站隊才是關鍵。

李默趕緊恭送他到院門。

北平城有一百多戶軍匠,八十多戶民匠(輪班匠)。

燕王起兵時,軍中大亂,軍匠們有一部分也紛紛避逃。

等燕王平定後,先整頓兵馬,然後再收攏軍匠為自己所用。

但在兵亂之前,朱高煦已經向張信要軍匠或輪班匠。

特別是這民匠輪班匠名冊,只有朝廷知道,燕王府並不知道。

張信當時說會考慮,但不好弄。

因為按大明的規定,親王府有工正所,可以有自己的工匠,但匠料,還是朝廷賞賜,不能自己弄。

至於郡王府,連工正所都沒有,是表示不能有自己的工匠的。

張信就怕高陽郡王工匠太多,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有些有心人,可能又會挑撥離間。

但給一兩個,是完全沒什麼問題。

他前面沒打算站隊,這會打算站隊,就要向朱高煦表示表示。

當天他回去後,便到濟寧衛匠作局檢視。

目前所有工匠都在幫燕王打造兵甲。

張信抽查一件兵器,然後說兵器質量不行,把軍匠楊鐵頭一家驅逐出衛所,並沒收其所有家財。

徐牛一家則找了另一個藉口。

楊鐵頭和徐牛突然啥也沒有,還被趕走,又驚又怕。

關鍵大明軍匠也是世襲制,他不在軍中幹,還能去哪?

好在很快有人找上門,說有個鐵器商人要工匠。

兩家人趕緊投靠新老闆,新老闆姓熊,在北平城開了家鐵器鋪。

兩家人看到是本地商人,也安安心心的搬過來打鐵。

熊老闆其實姓毛,叫毛信。

毛信這會正和井盛在一起。

上次井盛找出李默這潛在的臥底,立了大功,毛信表現也不錯,因為毛信去調查的李默。

井盛覺的他辦事很精細,不愧是跟著毛雄多年的人,所以乾脆要了過來,做他副手。

李默妹妹的事解決後,朱高煦專門召他倆聊了一晚上,當晚朱高煦就和他們說了什麼,也只有他們兩人知道。

這晚過後,井盛更覺的自己要更加用心的做好高陽郡王吩咐的事。

前些天他找了很多古籍歷史書,專門檢視一些歷史有名的用間計,細作手段。

比如王猛的金刀計,陳平離間范增之事等,都看的津津有味,很投入這個情報工作啊。

今天一大早,井盛來到毛信的鐵鋪。

鐵鋪的位置不錯,就在袁珙家一條街上,主賣菜刀,鐵器,農具等,這條街上還住著一個人,叫呂震。

呂震是北平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唐朝直播破案

清九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