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章 證據(求追讀),大明:我與朱棣爭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明明六月豔陽天,整個京師的氛圍卻很低沉陰暗。

通政司門口每天絡繹不絕,各種密信從全國各地傳到京師。

今天有快馬從北邊過來,八百里加急一路衝進通政司,那匹馬跑到門口後,轟然倒地,接著口吐鮮血,活活跑死。

信使在地上一個翻滾,連滾帶爬往通政司裡面。

一刻鐘不到,齊泰拿到密信,他趕緊準備一番,往皇宮而去。

又半個時辰後,黃子澄也來到武英殿,他進來的時候,建文帝和齊泰已經都在,另有原錦衣衛指揮同知孫泰。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朱元璋認為錦衣衛有濫用職權,依勢作寵之態,便下令焚燬錦衣衛刑具,所押囚犯轉交刑部審理,同時下令內外獄全部歸三法司審理,將錦衣衛功能大大削減。

朱允炆上位後更不喜歡錦衣衛,原錦衣衛指揮使宋忠現在加都督,統兵三萬鎮守開平,保持對燕王的壓力,之後朱允炆就沒再另設錦衣衛指揮使,錦衣衛也基本等於被閒置。

黃子澄到後,齊泰馬上道:“北平來密信,有人舉報燕王試圖謀反,私打兵器,囤結糧草,還派人到京師聯絡內援。”

黃子澄臉色微變:“何人舉報?”

“燕山左護衛千戶倪諒。”

“可有實證?”黃子澄又問。

因為湘王當初也是,就是有人密報他私打兵器要造反,其實就是朝廷自己人在吹風,最後是搞定了湘王,但湘王引火自焚,天下的輿論立馬站到藩王那邊。

“倪諒抓秘密捕了燕王部下於瓊,周鐸,正在押往京師的路上,據說這兩人,為燕王到各衛所中招募舊部。”

宋忠當初抽燕山三護衛到開平,把燕王大部份兵馬都帶走,所以倪諒現在就在開平。

他無意間聽到有燕王部下在軍中聯絡原燕王三護衛的人,所以果斷抓了起來,送往京師。

但於瓊、周鐸兩人拒不承認,如果沒有真憑實據,實難定罪。

而且以於瓊和周鐸的地位,似乎不能接觸到燕王核心機密。

黃子澄想了想,沉聲道:“若沒有重要的證據,恐怕難以讓天下人信服。”

朱允炆覺得有道理,現在如果沒有確實的證據,朝廷實在不好先動手。

因為湘王的事,朝廷搶先動手,逼的湘王跳火自焚而明志,朝廷也被千夫所指。

特別湘王臨死前說的話,等於在說朝廷誣陷他造反,沒有證據就抓他。

所以現在朱允炆不敢再亂出手。

原歷史上朱允炆也一直要有燕王謀反證據才敢下令動手,極為優柔寡斷。

齊泰這時道:“張信在北平就一無所獲?”

黃子澄臉色又變,這是把矛頭指向他了?

“張信回稟,正多方準備,要找到足夠的證據才能動手,不能重蹈覆轍。”黃子澄冷靜的解釋。

黃子澄反過來矛頭指向齊泰,因為造輿論抓湘王的辦法,是齊泰想出來的,結果逼死了湘王。

齊泰又氣又急,又不好罵他。

朱允炆果然還是支援老師,趕緊道:“等於瓊、周鐸押送回京,儘快審問就是。”

眾人從四面八方跑到皇宮,只商量了一會兒,最後建文帝還是以沒有真憑實據為由,再等等。

等出了皇宮後。

孫泰和齊泰走在一起,走到了無人處,立馬低聲道:“齊部堂,末將還有個訊息。”

孫泰也帶來了訊息,據他私下查探,燕王府百戶鄧庸剛到京師,並拜見了在京師的蒙古人觀童。

觀童原本是燕王帳下蒙古騎兵千戶,被宋忠建議調回南京,一同回京的,還有原燕王部下一部蒙古騎兵,鄧庸可能是過來拉人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唐朝直播破案

清九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