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朱棣的佈局
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5章 朱棣的佈局,大明:我與朱棣爭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吹了進來。
“高陽王。”李氏的聲音響了起來。
咕咚,朱高煦嚥了口口水,神情即緊張又興奮。
黑暗中,一隻潔白的小手率先抓到朱高煦手腕上,李氏手的很溫暖,就像朱高煦此刻的心一樣。
她輕輕拉了下,朱高煦情不自禁隨著她往西側窗戶去。
這大殿在東側,只有西側有窗戶,到了窗戶下,外面的月光照進來,裡面總算有些光亮。
“高陽王還會回來嗎?”李氏似乎並不害怕,睜大了眼睛看著朱高煦。
朱高煦沒有猶豫:“我一定會回來的。”並且會永遠佔據這裡。
“我想再和高陽王跳一次舞。”李氏柔聲道。
“我不想跳舞。”朱高煦果斷的道。
“啊?”李氏很意外。
“我現在就想幹點別的事。”
時間很快進入永樂元年,過完年後,朱高煦要被封為漢王,封地雲南的訊息,已經傳的滿城風雨,諸多靖難時和朱高煦一起幹過仗的軍將們紛紛不平。
他們都是正經的當事人,誰都知道,靖難中立下最大功勞的是高陽郡王,打下最多勝仗,數次力挽狂瀾,甚至可以說是拯救燕王的,都是高陽郡王。
皇帝這麼對朱高煦,的確有點說不過去。
但皇帝已經決定,眾將也無可奈何,只有丘福,仗著資格佬,私下向皇帝抱怨了幾句,結果被朱棣怒斥,罰他回家面壁思過三天。
這下全朝上下的武將們都不敢吱聲了。
不幾天,朝廷關於一些軍將的安排陸續出臺,又是讓人大跌眼鏡。
朱高煦的大將李遠,被調往有大明最南方廣州任廣東都指揮使。
當年李遠以八百騎焚燒南軍百萬石糧,立下汗馬功勞,又以八百騎大破南軍三萬騎,一戰成名,可以稱之為整個靖難中最牛逼的一戰。
李遠在御門前還說了類似的話,天下那裡都可以去,千萬不要去福建廣東,結果居然直接去了廣東。
接著是年近七十出頭的老將徐祥,徐祥在原歷史,也是立下赫赫功勞,靖難第一硬仗,打下居庸關,就是徐祥指揮的。
這次也是徐祥和朱高煦一起打下的居庸關,原歷史他被封為伯爵中的第一位。
這次連爵位都沒有不說,七十歲了,調他前往福建福州,任福建都指揮使,同時配合鄭和在福州長樂興建船廠,皇帝還說是重用他,讓人唏籲。
原歷史徐祥到永樂二年,即明年就掛了,這次更慘,在前往福建的路上,就死了。
福建實在太遠,徐祥七十多歲的年紀,那經的起長途跋涉,車舟勞頓,直接死在路上。
徐祥死後,其兒子徐安,接任父職,任福建都指揮使,同時配合鄭和興建長樂船廠。
朱高煦兩員大將在眾將眼中都很慘,但最慘的還是朱高煦。
好好的靖難第一功臣,被派往鳥不拉屎的雲南不說,皇帝一系列操作也是讓人非常震驚。
朱高煦第一大仇人,被其殺死兒子的瞿能,重回四川,任四川都指揮使。
瞿能在四川經營多年,老部下無數,靖難中帶著川兵,多次重創燕軍,差點攻入北平。
四川就在雲南北面,扼守著雲南往北的出路,朱棣把瞿能放回四川,實在是耐人尋味。
與此同時,皇帝命鎮遠侯顧成前往貴州任都指揮使。
皇帝心腹薛祿(薛六),現在也是靖難功勳,無人敢叫其小名薛六。
他被安排在貴州,佩撫南將軍印,任貴州總兵官,節制貴州、四川兩都司。
薛祿到後,立馬把總兵官衙門搬遷到永寧州。
永寧距離雲南東面極近,與雲南東側相鄰,數萬精兵雲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