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這是得罪陛下了?
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2章 這是得罪陛下了?,大明:我與朱棣爭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丘福見狀也不好和朱高煦私聊,不一會,李彬和徐忠又過來了,接著孟善也來了,朱高煦這邊很快圍了一圈武將,都在聊天。
丘福是大嘴巴,見狀便道,這兩天好像陛下要分配諸將,駐守八方,大夥有什麼想去的地方,最好提前和陛下打聲招呼。
李遠聞言,立馬道:“俺無所謂,只要不去福建和廣東,去哪都行。”
李彬則問:“為何這兩地方不能去?”
“那邊太熱,我不習慣,我在北方呆慣了。”李遠笑道。
“紀指揮使。”突然唐元對著李遠身後叫道。
朱高煦扭頭,發現紀綱不知何時也到他們這邊了。
紀綱哈哈一笑抱拳道:“諸位將軍好。”
諸將頓時紛紛閉嘴,也不說話。
紀綱自討沒趣,也知道諸將看不上自己,訕笑了下,向朱高煦點點頭,轉身而去。
紀綱一走,大夥也熱烈的聊了起來,朱高煦發現,只要不是燕王心腹,大部份武將,還是很認同自己。
畢竟他在靖難幾年的各大戰役裡,出盡了風頭,為燕王立下汗馬功勞,大夥都看在眼裡。
所以李遠說的沒錯,三到五年內,必須要起兵,時間拖長了,對自己極為不利。
又聊了片刻,藩將李賢和阿哈出也擠了過來。
他們藩將平時自成一塊,阿哈出和火真關係比較好,經常和張武,張輔這些世子系的在一起,但今天不知為何擠過來。
李賢在靖難中一直跟著朱高煦,在其他人眼中,也算是朱高煦的親信。
他也不避忌,看了眼朱高煦,朱高煦馬上退出人群,和他走到邊上。
李賢低頭小聲道:“陛下讓狗兒進宮,狗兒想問高陽王的意思?”
“啥”朱高煦愣了下,沒想到王狗兒(王彥)還是要進宮了。
王彥在靖難中是領兵大將,多次血戰,還救過燕王,特別上次燕王連換三匹馬,都是王彥在身邊緊緊護衛,所以朱棣對王彥印象極好,關鍵是王彥平時根本不和朱高煦來往。
朱棣也不知道他們是結拜兄弟。
朱高煦心中狂喜,馬上點頭:“可以這麼幹。”
李賢也點頭:“我們也是這麼想的,狗兒進宮,起碼在宮中多個眼線。”
朱高煦則不動聲色,表示了預設。
兩人也沒聊到幾句,有個宦官走到奉天門的左前側,嘶聲高叫:“陛下駕到-——”
這宦官有點眼生,朱高煦看了幾眼才認出來。
這是王景弘,以前燕王府燕王的心腹宦官。
朱棣進宮中,裁換了大量的宦官和宮女,皇宮又大,所以感覺心腹宦官不夠用,這才想讓王彥進宮。
王景弘以前和侯顯,鄭和都是朱棣心腹,以前因為有鄭和侯顯在,所以很少露面,這會朱棣的宦官不夠用了,所以也到了前臺。
皇帝到了之後,御門聽政就正式開始了。
下面亂哄哄的人群立馬往兩邊站好,先行叩拜大禮,三呼萬歲。
朱高煦觀察到一個細節,朱棣沒當皇帝前,燕王府議事,都是武將在左,文臣在右。
現在上朝,就回到原來那套,文臣在左,武將在右。
果然是鳥盡弓藏,現在天下打下來了,武將沒啥用了,地位就要降低點,朱高煦默默的想著。
但現在排武將第一的人很招恨,因為是李景隆。
李景隆只是個降將,且多次敗在燕軍手上,所以幾乎所有的燕軍將領,都不服他。
但沒辦法,人家老早就是國公,資歷深,官兒大,所以暫時排第一。
朱棣是帶著侯顯一起來的,到了之後侯顯就站在朱棣身側,距離御案不到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