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果然有大王的風采
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2章 果然有大王的風采,大明:我與朱棣爭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因為小皇帝說正在從全國各地調兵,所以平安和何福決定不和燕軍野戰,據城而守。
朱高煦立馬叫來親兵隊宋猛:“南軍放棄外圍,任咱們哨騎來回,準備堅守,你帶人去四周跑一跑,儘快完成四周的簡易地形圖。”
“諾。”宋猛領命而去,不一會,兩百哨騎分成二十隊,向各方向賓士而去。
李遠和李賢等人也不知發生什麼事,但等到當天晚上,這些人回營,帶回了幾十張圖紙。
大夥重新匯合,很快靈壁四周五十里內的大致地形都出現在朱高煦營中。
雖然看起來極為簡陋,很多地方可能有遺漏,但在這會的大明朝,兩軍之中,都不會有如此的地形圖。
李遠和李賢看的讚不絕口,一天時間,五十里內重要的山、河,路口,和大片的叢林位置,都明顯的在地圖上展現出來。
靖難起兵之初朱高煦就在親兵哨騎營中傳授這些東西,親兵們也一直在學識字和畫圖,這幾年打下來,他的哨騎親兵隊,幹這行已經非常熟悉,先把各自負責的區域一分,各畫各的,然後匯總,當然,肯定有誤差,有些誤差還可能比較大,但沒關係,至少在現在已經夠用。
因為第二天,他們還會再次跑一次,如果有時間,還會跑第三天,第四天,逐步完善,也會越來越準。
也就在當晚,朱高煦把這裡的情況彙報給燕王,燕王在考慮繞過這部兵馬,直取京師,還是打敗何福平安後再走的問題上,與諸將商量了下,決定不能放過平安和何福。
因為平安手上有六萬精騎,也是南官現在最大的一部騎兵,燕軍哪怕繞過他們,平安也隨時能追上來。
接下來兩天,燕軍全軍緩緩渡過睢水,重新回到睢水北岸,有不少兵馬也來到齊眉山。
看到大夥當初曾經慘敗的地方,很多燕將都氣不服,發誓要這次好好教訓何福和平安。
此時燕軍全軍在靈壁西北一片,南軍則在靈壁大興土木,做好長期戰的工事。
燕王看後,不打算強攻靈壁,認為靈壁縣城太小,十幾萬南軍駐守,糧草肯定不夠,決定斷其糧草。
他派出譚淵的弟弟譚清為主將,領一股精騎專門四處劫掠糧草,斷南軍供應。
但南軍也馬上做出反應。
四月底,平安親率六萬精騎護衛糧草。
南軍糧草這時從清河縣下船。
清河屬於淮安,駙馬梅殷就坐鎮淮安,一面在這裡訓練新兵,一面在這裡徵集糧草輜重,為前方源源不斷提供兵馬和糧草。
何平率領六萬精騎出城,燕軍也不阻擋,任其離開。
一路到清河縣後,這邊有數萬石糧草下船,然後運往靈壁。
燕軍就等著他們回來,五月初,南軍進入虹縣,平安把六萬精騎團團包圍運糧的隊伍,在官道上連綿數里,好不壯觀。
此時朱高煦正帶著本部兵馬藏在附近一片叢林中。
他從部下的地形圖裡,發現這片叢林地勢極好,又利於藏身,他五千兵馬正藏在這裡,不多不少。
如果兵馬太多,反而藏不下。
之前平安率六萬兵馬出營時,燕軍中有大將就想打平安,但燕王還是決定,等平安回來再打。
這樣平安一方面要保護軍糧,一方面要和燕軍大戰,肯定首尾不能兼顧。
此時平安軍哨騎四處,也正在四處打探燕軍下落,生怕中伏。
走到虹縣以西時,突然一聲炮響,燕軍伏兵四衝,燕王親領八萬兵馬直接平安大軍,雙方頓時一場混戰。
平安也不急,邊打邊走,繼續往靈壁退去。
雙方打了兩個時辰不分勝負,燕王朱棣見狀,調整兵馬,集合重兵,從中間直衝南軍大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