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0章 俺可不想當李淵,大明:我與朱棣爭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建文四年前四個月雖然都是燕軍在攻,但前期雙方都互有勝負,而且都是小勝負,直到小河和齊眉山大戰,南軍才獲得大勝,連斬燕軍諸多大將,燕軍損失不小。

這時,燕王終於想到了朱高煦。

尤其在小河之戰時,平安左右衝殺,無人是其敵手,燕王心腹王真和大將朱榮紛紛被斬,連自己也差被殺,燕王終於知道,勇武的猛將,在關鍵時候,還是有點作用的。

其實早四月十六日,燕軍連折王真和朱榮兩員大將,又差點被平安所殺時,燕王就已經決定調朱高煦過來。

朱高煦在北平接到命令後,立馬集合整頓兵馬,四月十九日,朱高煦率兵出發。

這次是他在靖難之役後,在家裡休息最長的一段時間,再次出征時,朱高煦都感覺有點不適應,好在他很會調節自己,等騎馬到了軍營和部下匯合後,以前那個戰無不勝的朱高煦似乎又回來了。

此次出征,他集合總下四營四千兩百七十二人,全軍人人騎兵,很多哨騎和官將俱有雙騎。

至於弓箭更是不計其數,有人帶了三四把弓。

朱高煦自己也是一人雙馬。

他們一面往南,一邊派哨騎與燕王在後面的哨騎接洽,打探燕軍主力位置的變化。

四月二十三日,睢水北側的北軍大營。

齊眉山打完後,燕軍敗退回到睢水北側,暫時依靠睢水穩住陣腳。

今天一大早各領就被召集到中軍大營,進來之後所有人臉色都不好看,士氣十分低落。

最近燕軍連遭重挫,損兵折將,昨晚就有人提議,不如北渡黃河,改日再來。

從去年末起兵以來,燕軍和南軍連番大戰,前幾個月還相互小有勝負,但最近突然連遭重創,特別是齊眉山大戰,更是這一年內最大的慘敗,加上徐輝祖又被皇帝重用,帶來援兵,是以軍中已經有人有了退兵的念頭。

此時的黃河從徐州南下,匯入淮河,因此剛剛有將領提議:“北兵雖強,不過一方;南兵縱弱,天下皆是,只管徵調得來。況朝廷名分尚在,恐一時成功不易。莫若且還北平,養成精銳,俟有釁隙,以圖再舉。若不揣勢力,強爭苦鬥,恐怕有失,非算也。”大概看到徐輝祖有援兵至,將領兵害怕源源不斷打不完的南軍,所以提議北渡黃河。

燕王朱棣當時大怒,正要發作,又有人道:“見可而進,知難而退,兵法也。大王深知兵法,豈可強為?”

這意思更明顯了,大王是懂兵法的人,應該懂進退。

四周很多人暗暗點頭,燕王朱棣一看,就知道不能用強,一時間內心百感交集,突然非常想念朱高煦。

若齊眉山和小河一戰,俺高煦在,擊敗平安,也不至士氣如此之低落。

就在帳內一片沉默時。

突然外面有人高聲叫道:“報,大王,高陽郡王到了。”

燕王頓時大喜,帳中很多將領也露出喜色。

此次出征,徐忠和李彬兩將都紛紛請調朱高煦,但燕王當時說,朱高煦其實被我派到京師去了,但你們不能對外面人說。

當時三將非常震驚,事實也證明,這次沒有朱高煦,果然又和東昌之戰一樣,遇到慘敗。

“快傳俺高煦。”燕王激動道。

不多時,朱高煦全副鎧甲,大步入營。

“兒臣拜見父王,見過諸位將軍。”

“高陽王。”

“高陽王來啦。”

“高陽王。”

帳中頓時一片喧鬧,與剛才的死氣沉沉渾然不同。

即便是往日不喜歡朱高煦的張武、火真等世子系的諸將,這會也紛紛向朱高煦打著招呼。

燕王不動聲色的招呼著朱高煦,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唐朝直播破案

清九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