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送母為質
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7章 送母為質,大明:我與朱棣爭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現在正是冬天,兩人都戴著斗笠,別人也看不出是誰。
毛信裝馬伕,典盛則騎著馬跟在邊上。
馬車到了廣化寺門前,發現也沒啥人,畢竟大冬天的,也沒多少來上香的信徒。
此時典盛低頭對著馬車裡道:“街南邊那米鋪是咱們的。”
“北邊那關著門的民宅也是咱們的。”
“米鋪前面一百多步,那幢兩層樓的,也是咱們的,殿下要儘量高的房子,咱們優先都是買高樓。”
朱高煦聽了會,就這廣化寺附近,有他六幢不同的民房或商鋪。
全都有人駐守,或和普通百姓一樣生活,或做店家掌櫃賣貨。
而且所有人都不知道這街上,還有其他五幢是自己人。
這些人來自不同的地方,有朱高煦的佃戶進城,有韓王寨的人,也有朱高煦原郡王府儀衛隊親兵家屬,還有後來招降來的兵士們。
“不錯,典盛,毛信,你們乾的不錯。”朱高煦誇獎道。
典盛和毛信大喜:“是殿下教的好。”
但朱高煦又道:“不過上次張信和我說過,咱們的兄弟,以前可能沒做過店家,掌櫃,等各行各業,假扮的還不夠真實,還得好好學習。”
“要讓他們徹底融入自己的職業,如果是鐵匠鋪,就得會打鐵,如果是鞋鋪,就得會做鞋,說話態度,就是個市儈的商人,而不是讓人一眼看出不靠譜。”
“這麼說吧,有些商鋪開在這裡,本王可能幾年甚至十年都不讓他動一下,他們要紮根在此,把自己徹底融入這裡的環境,把自己當成這樣的人。”
“下官明白了。”典盛聽的若有所思,也為殿下的話所震驚,有些商鋪開著,可能幾年或者十年不動?
“籲”這時馬車已經到了廣化寺門前。
廣化寺做了院子,馬車進不去,朱高煦從馬車上下來,左右看看,並沒有明顯的人,然後走了進去。
毛信和典盛在馬車裡拿了幾個包裹一起跟進去。
與此同時,在朱高煦百步之外的地方,也有兩男子在街上緩步的走著。
他們距離朱高煦有點遠,足足百步以外,勉強看到朱高煦的馬車和身影。
但他們主要不是看朱高煦,還是看看有沒有人跟蹤朱高煦。
看到朱高煦進了廣化寺,男子小聲道:“好像無人跟蹤。”
“那也得小心,我這邊,你去另一邊看看。”另一個男子道。
兩人很快分開,各走一邊。
朱高煦進入廣化寺後,發現裡有少量香客。
這麼冷的天出來上香的,一般可能家裡有什麼事情,老百姓才會來求平安。
廣化寺在元朝是很盛行,因為當時供奉了四尊菩薩。
有文殊殿(文殊菩薩)、普賢殿(普賢菩薩)、觀音殿、地藏殿(地藏菩薩),元大都時,寺裡香火盛行,香客不絕。
後來戰火一起,到明軍攻北平,元軍為守城,拆了廣化寺裡好多房子,加上百姓和僧人的逃離,等明軍進城後,廣化寺就衰敗了。
朱高煦拿下之前,其文殊和普賢兩殿已經破壞不堪,房屋大梁都被用去守城,完全無用。
現在還有觀音和地藏殿還保持有七八成的樣子。
來上香的百姓,要麼是求子,要麼是祭拜去世的家人。
毛雄拿下後,重新修繕,把觀音和地藏兩殿和後面的兩殿切割,建了新院牆。
這樣所有的香客會被攔在前院,只能看到觀音和地藏兩殿,也只能在這裡上香。
通向後院只有一條走廊,且有重門鎖著,非院裡的人,無法進入。
此時大概相當於後世上午八點左右,朱高煦進去往左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