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朱高煦又和人一見如故
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8章 朱高煦又和人一見如故,大明:我與朱棣爭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好在一晚相安無事,第二天一大早,果然接到訊息,燕軍主力來了。
??燕軍如平安所料,數萬騎兵星夜賓士,從孤山那邊渡過白河後,與朱高煦的兵馬匯合,總數大概在八萬左右。
??李景隆沒撤退是對的,當天很多將領紛紛大拍馬屁,說大帥昨天沒撤退真是英明。
??昨天要撤退,今天肯定要被燕軍追上,到時就是一場潰敗。
??李景隆在群呼後擁中洋洋得意,高昂著頭,一臉不可一世。
??當天上午燕軍數萬騎兵就到了鄭村壩,接著雙方開始大戰。
??和原歷史差不多,戰役開始之前,燕軍以朵顏三衛精銳騎兵為先鋒,連破南軍七座大營。
??但南軍畢竟還是兵馬眾多,很快穩住陣腳。
??雙方相持不下,十一月六日打了一天,難分勝負。
??後面幾乎和原歷史差不多,當天晚上,李景隆直接跑路,下令鄭村壩附近的兵馬輕裝撤退,,丟棄了幾乎所有輜重糧草,全部往德州方向跑。
??此時負責圍守北的南軍都矇在鼓裡,等到燕軍城中的兵馬殺出來,和燕王的援軍內外夾擊,他們才知道自己的大帥已經跑了。
??白河一戰,南軍再次慘敗,死傷數萬,被抓數萬,失蹤逃散上萬,合計喪師十餘萬人,更是被燕軍俘獲兩萬多戰馬,這對原本騎兵就少的南軍來說,無疑雪上加霜。
??當天朱高煦的兵馬跟在南軍屁鼓後面一路追,追到滄州才回來,入目所見慘不忍睹,從鄭村壩到滄州路上盡是南軍戰死的屍體,各路燕軍都搶戰功,路上見人就殺,拼命追擊南軍敗兵。
??朱高煦則下令大夥不要太快,路上看到南軍就射箭,不得下馬和追砍。
??射中就記功,射不中,就留給後面的人射。
??數天之後到了滄州,才接到燕王撤兵的命令。
??眾將陸續回到北平,最後一波人馬回來時,已經是十一月十二日。
??十三日晚,燕王在王府大設慶功宴,同時也是歡迎新近降隨的大寧諸將。
??朱高煦算著時間,大概酉時三刻才來到燕王府。
??此時北平地區已經天黑,王府中卻是燭燈高煦,燈火通明,燕王為慶功也是下了血本,很多地方都有宦官和侍女們手持燈籠,專門為客人照明指路。
??朱高煦帶著大將徐祥、李賢(骨顏三衛的蒙古人,取的漢名),來到燕王府。
??他這前軍左副將部下,也就這兩人今天有資格出席慶功宴。
??李賢是福餘衛一個千戶,蒙古名海拉拖裡木,是福餘衛指揮同知海撒男答奚的妻弟。
??他被燕王分配到朱高煦的前軍左路,帶一千精騎,在打陳暉時,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李賢喜歡漢學,會說漢話,還取了個漢名,自從跟隨朱高煦後,發現和高陽郡王很談的來,高陽郡王對他很尊重,讓他有種一見如故,相見恨晚的感覺。
??不過他若知道,高陽郡王遇到很多人都會一見如故,不知有何作想。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