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還缺東風
明鏡要高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2章 還缺東風,大明:我與朱棣爭天下,明鏡要高懸,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回大王。”李彬緩緩道:“南軍中軍陣形厚重,剛剛咱們沒能一鼓作氣打穿他們,現在怕是更難,這耿炳文下場之後,南軍士氣大振,且陣形又被耿炳文調整過。”
“末將剛剛看了下,耿炳文用兵很穩,被調整後,各營空間更近,陣形更緊,南軍步營以五千人左右為一方陣,通常還是一個衛所的同僚,相互配合默契。”
“原本一共有十排,每排五百人左右,現在改為十五排,每排三百多人。”
“前三排為長槍兵,第四排為刀盾兵,每三排必有一排刀盾兵。”
“火銃兵和弓兵在中間,與前後呼應。”
“這是純防守的陣形,咱們若有大量火炮,就比較容易好打進去。”
“現在沒有火炮,只能靠步兵打進去。”
李彬的意思很明顯,騎兵已經不能用了,現在騎兵衝上去,就是找死。
耿炳文收縮陣形,把十排改成十五排,陣形更厚,空間更小,騎兵就是衝進去,沒有移動空間,還是要被圍死。
燕王聽的暗暗點頭,他向來很欣賞李彬,果然不負他所望,李彬根本不會輕易去自己衝陣,他在邊上觀戰,就已經把雙方看的清清楚楚。
燕王也直接,立馬問:“如何破之?”
你也別和我說這麼多,俺就想問,能不能打破?
李彬不動聲色看了下徐忠。
徐忠馬上道:“末將想帶兵去打右翼。”
“右翼甯忠依仗父恩,不足為懼,而顧成年輕時,勇武過人,擅使馬槊,每仗每身先士率,行軍做事,激進膽大,俺可破之。”
徐忠簡直一語中的。
甯忠父親甯正當年比較厲害,甯忠子承父業,一直跟在耿炳文麾下,沒指揮打過大的戰役,能力一般。
而顧成資格年紀在哪,右翼肯定是顧成在指揮。
顧成的性格使然,這種指揮,要麼大勝,要麼大敗。
從當年投奔朱元璋開始,顧成打仗就很激進,屬於那種,死命認為進攻是最好的防守之人。
現在顧成年紀大了,論勇武必然遠遠不如年輕時,可沒關係,他這種性格,在戰場上比較容易對付。
李彬這時又道:“先打破右翼,南軍必然往中間潰逃,到時大王這邊和咱們一起掩殺上去,耿炳文這麼密集的陣形,反而要拖累他自己。”
“大善。”燕王朱棣興奮大叫:“張玉,你學學,這才叫打仗。”
張玉不置可否,也不知有沒有聽進去。
當下燕王下令,李彬,徐忠兩人人,帶兵去助右翼,把右翼的燕將調到這邊。
李彬又向燕王道,需要一員猛將。
他們兩人都有大將之才,但不喜歡身先士卒,而對面陳暉和甯忠打仗比較猛,顧成年輕時更是猛將,所以需要猛將能鎮住場面,提升士氣。
原本燕軍的幾位大將,譚淵、張興,劉榮等倒是比他們猛,可現在要麼去中路,要麼在北平。
燕王想了想:“去把俺高煦叫來。”
這樣朱高煦又被調到右翼。
徐忠說的真是沒錯。
顧成和甯忠沒到右翼之前,這邊是都督陳暉指揮。
陳暉還是有點能力的,右翼他的對手是燕將陳志、李濬等人。
幾人拼死強攻,燕軍稍占上風,但陳暉以守為主,還算穩妥。
顧成和甯忠來到南軍右翼的同時,李彬兩人也替換了陳志三人。
這下雙方大將的實力就完全不相等了。
而且李彬他們之前在燕軍中軍沒有指揮權,現在到了這邊,有指揮權了。
顧成年紀大,資格老,官也最大,他一到現場,當然就是他指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