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種地增產,誰說我不會,我只是低調,咋不是炫耀的人
名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8章 種地增產,誰說我不會,我只是低調,咋不是炫耀的人,我真沒想在過去的年代當學霸,名窯,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票哪裡來的啊。”
“至於你說的農田,好的水田不過十多畝,其他都是坡地,還是剛開荒開出來的沒多少產量,即使水田一年二季稻子,一畝收穫不三四百,好年景不過五百來斤,整個加起來也沒多少,換著糧票只夠學校放給老師的。”李安樂苦笑,學校搞自力更生,學大寨,搞學習和實踐結合,學生和老師參與種田其實形式主義而已。
先前學生少,還能補助些學生點口糧,現在學生多了,需要老師更多,學校那點地和養豬場產出怕是都不太夠了。
“哪怎麼辦?”
“學校這邊讓我們多催催學生,要說的嚴重一下,甚至威脅不交學費,清退。”李安樂嘆了口氣。
“清退?”
“這是不是太嚴重了。”
“只是嚇唬。”
李安樂說道。“學費的事先不急,最不濟我先墊付一些班級學費,再慢慢催收,只是這樣一來怕是其他班班主任要訴苦了。”
“先還是催收吧。”
“只能這樣了。”
陳曉雯沒啥辦法,她本來只是初二學生,誰知道突然下放,現在當個臨時老師,思想上還沒有做好準備。再說她從小在城裡長大,真沒有遇到這樣的事情哪裡能想到好的辦法啊。
陳曉雯打算放學回家,再問問媽媽,李安樂正琢磨有啥能讓學生自力更生的法子。“現在是集體經濟,農副產品不多,蘑菇吧,這倒是可以,只是這樣一來治標不治本啊。”
要自己供血,這只是最後實在沒辦法的辦法,李安樂如此想到,最好的事能解決整個學校的問題,甚至還能推廣開來的辦法。
“不知道韓叔叔有沒有啥好想法。”
李安樂嘀咕,打算等會找找韓天明,畢竟人家是公社大書記,說不定有啥好辦法呢。
“這件事啊。”
韓天明聽完李安樂的話,眉頭緊皺,嘆了口氣,裡山公社還是太窮了,這一次讓適齡兒童入學的任務來的太突然,沒辦法,全縣都一樣。
只能一級一級的往下壓,這才造成現在局面,讀書雖然最終是好事,可沒錢,沒多餘口糧,這又是事實沒辦法改變。
要想改變這樣局面只有增加農民收入,可怎麼增加收入呢,沒好的辦法,副業不是誰想搞就能搞的,一沒技術,二沒政策支援。
“蘑菇呢?”
“韓叔叔,這是沒招的最後選擇。”
李安樂說道。“菌絲量太低,再說菌類種植是需要技術。”
總不可能李安樂為了大家,月月用榮耀值兌換菌絲吧,自己啥都不用幹了,所有榮耀值全部兌換菌絲怕都不一定夠呢。
“那可難辦了。”
“咱們裡山不是靠山嘛,有句話不是說靠山吃山。”
“話是這麼說,可總要有好東西,人家靠山吃山,是山裡有礦產資源,咱們這裡有啥。”韓天明說道。
可惜,李安樂上一輩子不是裡山人,不曉得當地有啥產業。
“不對,佛嶺,自己好像有些印象,中國四大佛家山。”李安樂皺了皺眉頭,記得有人送過他爸一些特產,有猴頭,猴頭,還有黃精茶,石耳等。
“還有一種棗子,說是貢品。”
李安樂一拍腿。“韓書記,我聽說咱們這裡有一種棗子,過去是貢品,還有黃精當年也是貢品來著,你看在這上面能不能想象辦法。”
“搞點富硒貢棗來。”
“是嘛,我回頭問問。”
“不過這事怕是沒個兩三年不成樣子。”
“黃精說不定山裡就有野生的。”
李安樂說道。“要不要組織村民採摘?”
“怕是不成,山裡情況複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