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5章 鏜床檢測,工業霸主,齊橙,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公差累積起來,就會影響到機床的幾何精度。熟練的裝配工需要在裝配的過程中不斷地測量部件間的相互位置,如果高了,就要用刮刀剷掉一點;如果低了,就要加一個小墊片。具體到如何加減,就完全取決於各人的經驗了。
在裝配這臺大型鏜床的過程中,楊文勇充分發揮了他的裝配經驗,好幾次甚至糾正了魯機的老師傅們的差錯,結果贏得了眾人的稱道。
正說話間,那邊的鏜床已經開始工作了。鏜刀高速地旋轉著,探進工件的深處,帶出一條條漂亮的切屑。周圍的技術員和工人們緊張地察看著鏜床工作的情況,評估它的振動、噪音等指標。一個孔切完,兩名技術員飛快地跑上前去,開始用千分尺等工具測量加工的精度。
“1000毫米深孔加工,孔距誤差0.02毫米!”
技術員大聲地報出了檢測的結果,現場頓時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馬勝凡欣喜地跑到林振華身邊,用滿是油汙的手拍著林振華的肩膀,說道:“太好了!簡直是太好了!”
林振華因為剛從燕京開會回來,身上穿的是一身新西裝讓馬勝凡這一拍,西裝就變成了抹布了。不過,林振華也沒有介意,只是笑著問道:“馬廠長,這個指標意味著什麼,我可不太懂啊。”
其實,林振華對於機床精度之類的指標還是有所瞭解的,他不知道的,只是這個指標相對於魯機的意義何在。看馬勝凡這個高興的樣子,估計應當是一個重大的進步吧。
馬勝凡道:“我告訴你吧,深孔加工的孔距誤差,我們過去差不多要到0.05毫米,現在縮小到0.02毫米,這可是了不起的事情啊,我們的產品一下子就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了。國內從德國進口的精密鏜床,也不過就是這個標準而已啊。”
“祝賀你啊,馬廠長。”林振華說道。
“這個功勞可得歸於咱們衛老師。”馬勝凡說道,他一邊說著,一邊向正在艹作臺前和艹作工探討控制指令的衛景文喊道:“衛老師!過來說話吧。”
衛景文呵呵笑著走了過來,和林振華打了個招呼。馬勝凡拉著衛景文的手說道:“衛老師,多謝你啊,你搞的自動補償機制,實在是太好了。”
“還不行,還沒有達到我理想的狀態。”衛景文也不知道是謙虛還是自負地說道。
看到林振華迷惑的樣子,馬勝凡比劃著給林振華介紹起來:
原來,鏜床的深孔加工精度,一直都是困擾魯機的一個重大技術難題。鏜床加工的深孔,有時候可以達到一兩米深,這就相當於要把一把鏜刀從主軸箱伸出去一兩米,再進行加工。鏜刀軸伸出去太長之後,必然會出現一定的變形,其中主要是由於自重而帶來的下垂,工廠裡把這個叫作鏜刀的“低頭”現象。
鏜刀原本是對著鏜孔的中間線開始加工的,一旦出現“低頭”,就會導致加工出來的孔偏離了正確的位置,這樣加工精度就受到影響了。
在過去,遇到這種情況都是靠鏜床艹作工的經驗來進行修正的,比如說把主軸箱的位置調高一點點,這樣鏜刀“低頭”之後,就正好落在正確的位置上。但這種人工補償受艹作工個人能力的影響太大,精度不夠穩定。
衛景文帶著他的電子團隊,在進行了大量的實地測量之後,開發出一套自動補償機制,它是靠機床上的晶片控制,根據鏜刀伸出去的長度,自動地調整鏜刀軸後面滑枕的位置,用以補償鏜刀的“低頭”。剛才的測試表明,這套補償機制發揮了作用,鏜床的加工精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看來,我們要學的東西還很多啊。”馬勝凡感慨地對林振華說道,“原來我們不懂數控,補償精度的辦法就是加墊片,充其量也就是加根支架把鏜軸撐起來。衛老師他們用個什麼程式,一下子就解決了,實在是太神奇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