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章 我的夢想,化工大唐,殷揚,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璃是化學實驗室的主要用品,要是沒有玻璃製品,要建立化學實驗室是難以想象的事情。

這其中的差別很明顯,要陳晚榮說明白倒不是問題,不過鄭晴未必能理解。陳晚榮愣了愣,這才道:“不一樣。琉璃雖然精美,但其透光性不好,東西放在裡面不太好看。而玻璃不一樣,裝上東西,通透的,跟沒穿衣服的人一樣,什麼都看得見。”

這是一個很形象生動的比喻,鄭晴自然是一聽就明白。只不過,這比喻對於她這個女子來說,有些難堪,紅著臉道:“陳大哥,你別說這些好麼?”

陳晚榮大是後悔,不應該用這比喻,輕拍一下嘴巴,點頭道:“瞧這張嘴,淨說些沒用的東西。”

鄭晴明知陳晚榮拍得輕,仍是心疼起來,嗔道:“陳大哥,你別打自己,好麼?陳大哥,你說的玻璃就是琉璃中的一種。大月氏的琉璃,採山中石,鑄五色琉璃,其精美勝過中土的琉璃。其琉璃能大量生產,因而中土的琉璃遂賤,最後越來越少,以至於沒有了。所存者,只是用來修房建屋用的琉璃。”

沒有使用透明的玻璃儀器,使得煉丹家錯過了很多可貴的化學現象,最終導致遙遙領先的中國煉丹術沒有發展成化學,這是中國古代科技的一大憾事。

陳晚榮對此是深為惋惜,在他的印象中,中國古代應該沒有玻琉才對,聽了鄭晴的話,很是驚異,問道:“晴,真有這種琉璃?”現在這個琉璃是玻璃的另一種說法了。

中國古代不僅有玻璃,還是鉛鋇玻璃,曾經一度大行於世,只是後來西方的玻璃傳入,導致中國古代玻璃的絕跡。陳晚榮的歷史知識不行,對這段歷史不瞭解。

對於鄭晴來說,陳晚榮的問題她歷來是有問必答,點頭道:“是呀!最早出現這種琉璃是在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窯工燒瓷器,發現渣裡有藍綠色的石頭,這石頭對著太陽一照,很是好看,很美麗。燒製以後,去市面上賣,曾經風行一時呢。”

陶瓷渣裡含有銅、鐵離子,是以呈不同的色彩,那是古人的意外收穫,也因此而興起了中國玻璃業的發展。只是到了南北朝時期,西方玻璃大量流入,把中國的玻璃給擠垮了,誠使人嘆息。

居然還有這樣一段曲折的歷史,陳晚榮很是感嘆:“真是想不到!”

鄭晴笑著解釋道:“陳大哥也不必介懷,雖然可惜,畢竟大月氏傳入的琉璃要好很多,受人喜愛也很正常。”

要是古人有保護民族工業的意識,也不致於讓玻璃給西方的玻璃擠垮了。這道理陳晚榮要解說的話,鄭晴肯定能明白,會後悔說出這樣的話,只是給她解釋了也沒有用,徒自感嘆而已。陳晚榮不再多說,脫下外套,撿起長石放在衣服裡。

鄭晴眨著眼睛,不解的問道:“陳大哥,你這要做什麼?”

“帶回去呀!”陳晚榮想都沒有想,脫口而答。

鄭晴再問道:“陳大哥,你是不是要造玻璃?”

還是伊人瞭解自己,陳晚榮點頭道:“是呀!這玻離造起來難度不小,我得帶些回去研究一下,然後再想辦法建一個作坊,大量生產。”

玻璃製造的技術難度比起做香皂大得多了。光是這高溫就夠讓陳晚榮頭疼的了,要想把石英砂、純鹼、長石和石灰石的配料熔融就需要一千三到一千六七百度的高溫,如此高的溫度,對於現代社會自然不是問題。在唐朝,這是很難的技術問題,溫度一升高,物質的效能會發生改變,熔爐的問題就來了。

更不要說,大規模生產帶來的其他問題,這些問題要是不解決,想在唐朝大量生產玻璃想都不敢想。

小打小鬧,做點東西自己用,倒是可以的。

玻璃的神奇鄭晴已經熟知了,早就很嚮往了,一聽這話,哪裡還能按捺得住:“好啊,好啊!陳大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凡塵如夢

陳小愚

望闕臺

冬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