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章 古都長安,化工大唐,殷揚,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代輝煌歷史的彙集處,經過這裡的歷史名人不知道有多少。
秦始漢武唐太宗都曾經過這裡,走向他們人生的輝煌。秦始皇那支無敵的軍隊正是從這裡東出函谷關,奔赴山東戰場,掃滅六國,一統華夏,開創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漢武大帝的愛將衛青霍去病正是從這裡奔赴大漠,統率千軍萬軍大破匈奴於大漠深處,寫下了“單于夜遁逃”和“封狼居胥”的壯歌。驚才絕豔的名將李靖也是從這裡出發,開始了他夜襲陰山,掃滅突厥的征程。
灞橋對於陳晚榮來說就是一個聖地,來到此處陳晚榮激動難已。
正在陳晚榮激動之時,只聽陳王氏語含哽咽:“他們在那裡折柳呢。”
柳和留諧音,折柳相送有留客之意。長長的柳絲在微風中搖曳,宛如向遠行親人招手致意,因而唐人往往折柳送別,而灞橋是大唐帝國折柳相送最出名的地方。不僅僅在於長安是大唐帝國的都城,往來於長安的人多,還在於灞橋邊有很多柳樹,柳色青青,正抽出嫩芽。
往東的大道上停著不計其數的車輛,送別之人或飲酒,或煮茶,或亭中小酌,或賦詩,不管他們採取哪種方式,最後都會折下柳枝送別友人。離別之際,眼含熱淚,揮手相送,依依不捨之情斷人肝腸。
儘管陳晚榮沒有送別,但是傷別情懷撲面而來,讓人鼻子發酸。陳王氏的心腸最軟,首先禁受不住,眼中的淚水滾來滾去,催起來:“再榮,快,我們離開這裡。再呆下去,娘就忍不住了。”
陳老實也是鼻子發酸,使勁捏著:“再榮,趕快點。”
為這真摯的傷別情感所感染,陳再榮的神態已經黯淡了不少,也想早點離開,應一聲,趕著牛車上了灞橋。
陳晚榮回頭望著那些惜別之人,不由得感慨萬端,想起自己和另一個世界的親人身處兩個不同的世界,此生無法再相見,心情格外激動,不由得吟出了李白的名篇《憶秦娥》“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樂遊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夕陽殘照,漢家陵闕。”
這篇《憶秦娥》本身就很傷感,讓人讀來哽咽,尤其是“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更是感人至深。
那些送別之人原本就很激動,再給這詩一激,情緒再也控制不住,不少人哽咽成聲,輕聲吟唱“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陳晚榮本是有感而發,吟誦李白的名篇,沒想到居然成了“情感催化劑”,泣聲一片。詩仙的詩感染力真是大呀,不愧詩仙的稱號!他們的離別雖然讓人傷感,但相見可期,自己和另一世界的親人絕無相見之可能,再也忍不住了,眼中熱淚湧了出來。
陳老實夫婦和陳再榮不知道陳晚榮心中所想,還以為他是為這傷別之情所動,本想來勸慰,可話還沒說出口,自己倒先忍不住了,眼淚嘩嘩下,哭成了淚人。
送別之人迴轉長安往往情緒激動,象陳晚榮他們這般哭泣難言者多不勝數,在這條通往長安的官道上很常見,人們也不以為怪,還以為他們是送別之人。
灞橋離長安二十餘里,對於小黑來說要不了多少時間就到了。奔行一陣,陳晚榮的情緒趨穩,擦乾眼淚打量起關中景象。
正看見,只聽陳再榮很是興奮的道:“爹,娘,哥,長安到了。前面就是延興門!”
陳晚榮朝前方一望,雄偉的長安城牆映入眼廉。長安這個久負盛名的古都終於就在眼前,陳晚榮不由得很是激動,恨不得湊近好好見識一番,催道:“快,趕快點。”
陳再榮應一聲,輕斥一聲,小黑髮聲吼,飛快的衝向長安城。到了近處,陳晚榮略一打量,這才感覺到自己在雄偉的古城面前渺小得就象一隻不為人注意的蚊子,感嘆起來:“好雄偉的城市!”
長安最早修建是在西漢建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