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鋒帶酒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章 奇異白光,災變之超能覺醒,刀鋒帶酒香,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半個月前——
隨著開春的第一場綿綿春雨過後,陽光普照大地,徐徐微風帶著一絲雨後的清涼和草木的清香吹拂過臉頰,充滿了生命的氣息,叫人神清氣爽。
“嗯~~~~!爽!呼~!”
省城鳳天市清河南岸不遠處一座高檔小區裡,其中一棟32層高的樓頂露臺陽光房的露臺邊上,一個年約20歲的青年,正面向陽光一邊伸著懶腰,一邊舒爽的喊了一嗓子。
伸完懶腰,青年便迎著太陽張開雙臂,面帶微笑的閉上眼睛,溫暖的陽光照在身上,讓人不管是身體還是心裡都很舒服。
青年的身高大概有1米85以上,雖然穿的是寬大的運動服,但還是能看出小夥兒身材不錯,是穿衣顯瘦,脫衣有肉的型別,一頭棕色的碎髮,要是光看頭髮顏色,會以為是年輕人趕時尚流行染上的,可是如果看到臉就不會輕易下判斷,因為他五官的稜角要比東方人更立體,又比西方人更柔和一些,面板更細密,不像西方人毛孔普遍比較粗大汗毛比較重。
安靜的站了5,6分鐘,他緩緩睜開了眼睛,露出了棕色的眼睛,更能夠讓人確定這是一箇中西混血兒。
都說混血出帥哥美女,這位也不例外,不過不同於花美男那種俊美型別,這個青年給人的感覺,是比較硬朗英氣的帥。
年輕人放下雙手,隨意的插進兩側的褲兜裡,望著遠處四、五百米遠的清河跟河邊的綠化帶,看著現在美麗的清河,很難想象2000年以前這條省城的母親河,會被人們稱為‘臭水溝’。
那一時期兩岸的居民中甚至流傳著一首民謠,真實生動的反映了清河的悽慘現實:“五十年代淘米做飯,六十年代洗衣灌溉,七十年代水質變壞,八十年代魚蝦絕代。”
直到2000年,有關部門檢測後宣佈:清河的水質,是國家地面水標準的‘劣五類’,也就是說清河已經喪失了水的基本功能,這條哺育了數代省城人、曾經清澈無比的母親河,變成了一條‘黑河’、‘死河’。
好在2001年,鳳天市市委、市政府就決定徹底治理清河,並且在當年的下半年,城市境內通向清河的37個排汙口全部被掐斷,向生態城市轉變的城市發展定位。
並且在2008年,L省中部七座城市決定聯合治理遼河流域汙水,因為清河是遼河的最大支流,這個決定對於更好的治理清河是一個強有力的推動。
透過整治和恢復清河生態環境,清河鳳天市段形成了9平方公里水面,使城市溼度增加15%,熱島效應減少28%,每年可有效吸附空氣汙染物3660噸,每天增加氧氣量2000噸。
近十年以來,鳳天加大了清河綠化的力度,打造了五里河公園、羅士圈公園、灘地公園、深水灣公園、長白島森林公園等一系列綠化帶,美化清河的同時有效地保持了水土,同時也讓河岸具備了更多的功能,垂釣,遊玩,健身,遊人絡繹不絕。
如今的清河在鳳天市段已經修橋15座,這些橋自東向西,分佈在清河跨河河面上,這些橋聯通兩岸,又造型美觀,成為了極具標誌性的建築物。
如此優美的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自然也吸引了知名房企落戶於此,傍著清河之水,在兩岸安家。
清河從歷史流向未來,清濁變化之間,見證了省城太多的變遷。
青年在心裡稍微感慨了一番,便轉身向屋內走去,這是一個將近20平米的大露臺,東側離著牆邊半米多是一架單槓,是年輕人平時鍛鍊用的,也能起到晾衣曬被的作用。西邊貼著牆邊是一個長條架子,上邊放著一排盆栽,有仙人掌,仙人球,月季,吊蘭,茶花,秋水仙,蘆薈一共7盆花,給這個露臺增添了一些綠意和生機。
而最顯眼的是從客廳向外邊露臺延伸改建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