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路遇鄰居和鐵匠鋪
莫呼伽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章 路遇鄰居和鐵匠鋪,四合院:穿越了有個空間很正常吧,莫呼伽羅,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長約一米二,東西寬八十公分左右。
灶窩深四寸,大小與十六開紙一般,也是長方形。
木質的老式風箱緊貼灶臺靠著東牆。
砧子是呈井字形的黑鐵疙瘩,看起來像是一隻悄悄伸出四隻爪子的縮頭烏龜,安放在高約一米二的大木墩上,緊靠著灶臺。
周平安進到院裡的時候,屋裡的三位師傅並沒有停下手裡的活。
正值壯年的那位漢子的正在掄大錘,頭髮花白的老爺子,左手握鐵鉗翻動鐵板,右手握小錘敲擊著,兩人全神貫注,你敲一下我敲一下。
“叮!”“當!”“叮!”“當!”“叮!”“當!”聲音清脆,節奏鮮明,除了聲音大了一些,再無其他讓人心煩之處。
偶爾兩位會停下來,將手裡鐵鉗夾住的鐵板放到灶窩上方繼續加熱。這是最年輕的那位就會咬牙切齒的加速拉風箱,直到火光發藍,或者老師傅拿走燒得通紅的鐵板。
三人也不說話,配合全靠默契,光著的上身,汗水淋漓,胸前佈滿傷疤。
這就是一個鐵匠爐的基本配置:師傅、徒弟、火工。
年老的是師傅,手握小錘一邊用特定的擊打方式暗號來指揮徒弟鍛打,一邊用小錘修改關鍵位置。
中年男是徒弟,手握重錘進行鍛打。
最年輕的是火工,負責燒火,掌管溫度,同時他也同時在看,在學。
聽著悅耳的擊打聲,周平安靜靜的站在門外。
原本幽暗的房間,被爐火照的通紅,師徒三人全神貫注的勞作著,通紅通紅的火星隨著鐵錘的擊打迸濺到他們黑黝黝的面板上,汗水隨著動作從他們身上虯結強勁且富有彈性的肌肉上滑落,這幅極具衝擊感的畫面,讓勞動人民的美展露無遺。
過來十幾分鍾,隨著“呲啦”的聲響,老師傅把已經初步成型的鐵板沒入一旁的水槽裡,丟下手錘,然後雙手交替抹掉兩臂上的套袖,將其中一隻的裡子翻出,當作毛巾往臉上額頭順時針抹上一圈,掉個面兒,在逆時針抹上一圈,剛剛麗麗叨叨黑不溜秋的腦袋算是基本恢復了原來的樣子。
“小夥子,有事兒啊?”老師傅站在屋裡喊到。
徒弟趁機把早就準備好的大生產煙遞到他的手上,拿起火鉗從灶窩裡夾出一塊紅炭,小心翼翼的湊過去,將已經掉在師傅嘴上的菸捲點燃。
“您好,老師傅,我這有點下腳料,想看看您這能不能用的上。”
此時,火工也不失時機的倒上半茶缸白開水,用雙手恭恭敬敬的捧到師傅面前。
就這樣,老師傅叼著煙,邊喝著水,邊慢慢走到門前,低頭看下已經開啟的麻袋裡邊
“呦,東西不錯啊,小夥子,哪來的啊?”邊說話,邊抬頭望向周平安。
周平安赫然的笑著說:“老師傅,您見笑。我們院都是軋鋼廠的工人,這不張家缺把菜刀,李家缺口鐵鍋,王家沒有勺子鏟子啥的嘛,聽說您這手藝好,就讓我這個小年輕到您這兒看看”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服裝廠的工人家裡不缺線頭布頭;食品廠的工人家裡不缺零食嚼穀;木器廠的工人家裡不缺馬紮板凳,同樣軋鋼廠的工人家裡也不缺廢鐵破鋼。
都無非是沾點小便宜而已,小打小鬧的,屬於民不舉官不究的小事兒。
老師傅活了這麼多年,也都知道里邊的道道,開口詢問也無非是想在確認一下,圖個心安。
“哦,這樣啊”老師傅也是人老成精,喜怒不形於色,面無表情的點點頭接著說道:“我也不佔你便宜,雖然你帶來的材料不錯,但是我們師徒也得吃飯。這樣吧,二比一的量交換之後,你再給我們三塊錢的手工費吧”
周平安一聽立馬答應。
雖然明眼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