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北國春城的交易(1)
莫呼伽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4章 北國春城的交易(1),四合院:穿越了有個空間很正常吧,莫呼伽羅,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布料和此時國內生產的布料,無論是生產工藝還是使用的原材料上面,區別都有點大。特別是面料的顏色上邊,中蘇之間的對比太明顯了,國內現在人們穿衣普遍
在這裡,作者就要說點大家感興趣的東西了:東北大花布!
東北大花布,在後世基本已經成為了東北的地域符號。
但是,誰能想到,東北花布文化竟然是源於蘇聯?
蘇聯花布的設計受霍赫洛馬裝飾畫風格影響較大,花布上圖桉繁複密集、色彩飽和度高。
大約1951年,蘇聯紡織業從戰爭中恢復之後,蘇聯國內花布生產迅速過剩。國內友好建交為了幫助其渡過難關,從蘇聯購入了大批花布。
但是中國人創造力和想象力是無限的,在蘇聯大花布基礎上做了變化並賦予了傳統的吉祥喜慶的風格圖桉。
後來大花布真正的設計者,其實是1952年的上海華東紡管局設計室!經過後續的視覺和市場調研後,設計室還推出了「百鳥朝鳳」「農家樂」「鴛鴦戲水」「孔雀牡丹」等花紋。
其中由陳克白設計的「牡丹鳳凰」,便是我們最為熟悉的「東北大花布」經典圖形。
至於為啥和東北關聯起來,emmm,虧了大東北的二人轉的大火和各種影視作品小品的滲透,大紅手絹大花襖傳遍全國各地,逐漸就和東北文化劃了個等號,紅紅火火恍恍忽忽!
雖然,50年代初期國內在中蘇友誼的影響下,國內也流行過用花布做衣服,但是,這種給人視覺衝擊感的色彩搭配,實在是和性格內斂的國人審美觀想衝突,於是,後來也就漸漸的從人們的身上消失不見了。
特別是兩年前,玉米曉夫上臺之後,兩國關心發生變化之後,這種花布大多成為了人們日常使用的被面之類的。
而現在周平安從布里亞特紡織廠搬遷得到的布料大多就是帶有蘇國特色的花布和一些帶有布里亞特原住民文化符號的布料。
所以,不得已周平安只能先把從四九城調劑來的瑕疵布拿出來甩賣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