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少爺的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1節,呆王溺愛萌妃不乖,軒少爺的娘,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上了!顧還卿懶得理會他,拿下他的手去研究《琅琊異志》。
姬十二鬆了一口,指尖卻無意識的去揉捏她白嫩的耳垂。
顧還卿拉下他的手:“《琅琊異志》既是琅琊國的遺留下的,那你肯定比我知道的清楚,這九龍後面的字,到底是什麼字?會不會是九龍池、九龍河和九龍瀑?”
“你怎麼會想到九龍池、九龍河、九龍瀑上?”姬十二反手握住她的手,好整以暇地望著她。
顧還卿沉吟不語,她怎麼好告訴姬十二,這些都是她上一世所知道的風景名勝地。
便連神話故事中養龍的地方,後世都有遺址,就是“龍禪院”,原名雲陽仙閣,說是黃帝在黃山煉丹時,連陽先生在此養龍,故名為雲陽仙閣,俗稱龍王閣,後有僧人改閣為院,即龍禪院,後面還有個龍母池。
姬十二清亮如泉的雙眸鎖在她臉上,心裡不是沒有懷疑,可她不說,他便不問。
顧還卿還是沒有勇氣說自己是“魂魄”,她怕嚇著姬十二,於是斟酌著道:“就是突然想到了這些名字,你不是還有個九龍玉璽嗎,這上面會不會是個‘璽’字?”
她故意打岔。
姬十二也不追究,只是彎了彎眼眸,曲指輕撥她小扇子一樣的長睫,聲音含笑:“就是九龍司,你沒有看錯。而那句”潮漲通迦南“,我懷疑就是指迦南島。”
“九龍司呢?你知道在哪嗎?”
姬十二搖搖頭:“此書記載的一些東西,年代久遠,大多不可考,琅琊成滄月後,地名也改了不少,斗轉星移,滄海桑田,哪裡還是原來的光景呢。”
顧還卿默默品味咀嚼,白衣蒼狗,世事無常,時光的洪流能淹沒一切。
“不過這本書十分有趣,記載了許多稀奇古怪的事,包括一些神話故事。”姬十二翻著《琅琊異志》給她看:“你看這裡,有關於御龍氏和豢龍氏的事情。”
“這裡寫道,豢龍,甚至豢龍術和御龍術在世間是存在的,沒有失傳,只是和《奇門遁甲》及一些神奇的東西一樣,有其隱秘性,並不讓人知道,他們的傳人基本是代代單傳……”
顧還卿跟著他看了一下,發覺這本書就像一本神話小說,但更像一本修道的書,書中所記載的事物真是五花八門,包羅永珍。
其中不乏極富哲理的言論,闡述者就像一個看遍世事的世外高人,寫著一些不為人知的事。
打個比方,書中說,上古時期人們看到的龍,其實是有的,只是龍生活的地方和環境跟我們不同,上古時我們人類生活的地方和環境適合龍出沒,所以經常有龍現身,甚至被人類捉住豢養。
但是到了後來,人類生存的地方漸漸改變,龍不能現身了,偶爾有條真龍被人發現,那這條龍可能就染病了,再也回不去,只能被處死。
這種說法讓顧還卿想起恐龍這種生物,以及恐龍的滅絕之謎。
“這裡還有關於武學的。”姬十二指給她看:“說的是天人合一,武學的最高境界。”
“還有關於醫術方面的,點穴方面的,有些極有道理,有些則說的玄而又玄,讓人不敢相信。”
顧還卿越看越感興趣,最讓她覺得有意思的是,書中關於“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的釋義——書中講,人不用瞧不起螞蟻,甚至憐憫它們,你在憐憫它們的同時,殊不知它們也在憐憫你。
寫這段話的人,主要是想強調生活在這世間的萬物都有靈性,萬物平等,各有各有各的樂趣。
好比豬看人,它們會覺得人很苦,一天到晚辛勤勞作,不能想吃就吃想睡就睡,沒它們享受,但從人的角度去看豬,又覺得豬苦,覺得它們髒,最後還要任人宰殺,淪為砧板上的肉。
總之,各得其樂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