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少爺的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9節,呆王溺愛萌妃不乖,軒少爺的娘,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陶候爺怒叱了下人一句,撩開帳子一看,頓時眼冒金星,氣血攻心。緩過氣來後痛徹心扉,連忙喚人來救三個兒子。
因搶救及時,陶氏三兄弟的命是救回來了,奈何他們舌尖被割,手筋腳筋俱被狠狠挑斷,胸口也有傷痕,便是活著,也跟廢物無異。
陶候爺悲痛欲絕,立誓要為三個兒子報仇,命人火速去查是何人所為,但為三兄弟治傷的御醫卻驚呼:“候爺,三位公子的胸膛上皆被刻了字!”
胸膛上的傷原來是被人用利器刻了字,抹去血跡之後,一個個字清晰的像用朱漆凹嵌上去的一樣。
陶龍的肥胸膛上刻:陶貴妃多行不義必自斃!
陶虎的瘦胸膛上刻:替天行道,為民除害!
陶豹的粗壯胸膛上刻:再為虎作倀,定取爾等狗命,屠你陶家滿門!
陶豹比較幸運,字刻的最多……
何人口氣如此囂張狂妄?
其行為簡直令人髮指!而此人的膽色和身手也令人歎為觀止!須知,陶氏三兄弟可不是文弱書生,人人都有一身過硬的武藝,並且身邊常年跟著武藝高強的護衛,尋常人連他們的身都近不得。
陶候爺一時心都涼了,癱在地上半天起不來——此人在他戒備森嚴的候府中來去自如,傷人於無形,真要取他們的性命易如翻掌!
屠他滿門,也只是多費點功夫,絕非什麼難事……
“什麼?!”在皇宮裡的陶貴妃聽聞此事,整個人如置冰窖,痛心胞兄胞弟遭遇的同時,只覺大勢已去——她與孃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親兄弟被廢,等於砍掉了她的左膀右臂!
孃家固然還有幾個堂兄堂弟供她驅使,可這些堂兄弟不堪大用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皆對她抱有目的性,哪裡比得上親兄弟辦事牢靠。
親生父親雖然安然無恙,但目睹三個生龍活虎的兒了變成一無是處的廢物,父親受此打擊,只怕會一蹶不振。哪裡還能向從前那般為她盡心盡力的謀劃前程;為她在前面披荊斬棘,替她除掉那些既礙事又礙眼的人。
況且沒有陶氏兄弟暗中幫她訓練殺手和死士,她以後要怎麼在宮中作威作福,與皇后爭鬥?這不是連還手之力都無了麼,只能任皇后魚肉她了。
這只是其一,最主要的是那句“陶貴妃多行不義必自斃”,賊人明顯是衝她來的,卻拿她的孃家開刀,用來警告她以後行事小心,否則把她孃家殺的一個不剩!
可知她最倚重的就是孃家了!
沒了父兄的鼎力相助,任她上蹦下跳,如何的威逼利誘,只怕也不能把兒子拱上儲君之位了。
在此緊要之際,與太子一方的鬥爭已到了白熱化的地步,賊人一招釜底抽薪,將她諸多心血付之東流,怎能不讓她恨之入骨!
但是,她連對方是圓是癟、是男是女、是什麼來頭都不知道,上哪裡找對方報仇?
……她壓根未想到顧還卿的頭上,也不認為她有此本領。
說到底,陶貴妃和陶家這些年勢頭漸大,陶貴妃行事便不如從前那般小心謹慎,偏向於剛愎自用,驕傲自滿,輕視鄙夷顧還卿的同時,也一再輕敵。
她覺得,讓孃家兄弟派出那麼多殺手圍剿顧還卿,已是夠給她面子了,按她的臆測,顧還卿此時猶如喪家之犬在倉皇逃竄,自顧不暇,哪裡有可能來京城尋她的仇。
而姬非晚知道後,同樣震驚不已!不知道是什麼人對他母妃恨意滔天,居然不惜毀了他外家,來讓他母妃後悔!
事情傳開後,舉國譁然,反響不一。
皇后一派樂的見牙不見眼,與太子殿下撫掌大笑——陶家差點讓人連根拔起,即便不倒,也沒什麼威脅了,他們的心頭大患沒了最大的依仗,還靠什麼跟他們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