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8節,今萍嵋,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武貢生?人家數年寒窗不容易,武舉人更是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的,考取前三百名貢生是相當的不容易,你是要出策論,甚至當庭問答,從這些精英中的精英排出名次,確定狀元、榜眼、探花等前十名名次的。

倘若看走眼,挑錯了人,排錯了名次,有本事的人被雪藏,諂媚平庸之輩反而撥得頭籌,這樣春闈取士的目的何在?這又不是小孩子玩扮家家酒,可以無數次從頭再來的!

快阻止小皇帝!群臣抬起頭,期待的看著珠簾背後的那個人。沈今竹終於開口了,說道:“皇上,你昨日去貢院看見舉子入場,可知他們考籃裡裝的都是些什麼?”

小皇帝遲疑說道:“無非是些筆墨硯臺等文房之物。”

沈今竹問道:“還有呢?”

我又沒掀開考籃看過,那裡知道那麼詳細啊。小皇帝開始胡謅了,說道:“照明的蠟燭、吃飯的碗筷勺子、還有——驅寒的棉襖護膝袖套等物。”

小皇帝聲音越來越小,他也不確實自己說的對不對,就是憑常理推斷,反正連考三天,文房四寶加上衣食肯定少不了。不過他說錯了一樣東西,那就是棉襖等甲夾棉的衣服,考場為了防止夾帶等作弊行為,是嚴令禁止穿帶夾衣入號房的,春闈在二月初九,春寒料峭,可以穿十幾層單衣保暖,就是不能穿棉衣。

那些文官個個都是從貢院考場上廝殺過來的,此刻見小皇帝連常識都不懂,不禁心裡更加忐忑了:就這樣還大言不慚的去考校貢生們,真還是個孩子,太后,快管管這個熊孩子吧。

沈今竹並沒有當庭給小皇帝難堪,指出他的錯處,而是說道:“皇上,無論是文舉人,還是武舉人,他們來京城參加春闈,都帶著同一樣東西,那就是志向。得過且過、胸無大志的人,是無法取得舉人功名,從而邁進貢院和武進士考場的。”

這話說的很漂亮,不露痕跡拍了文武百官的馬屁,群臣聽了心裡無一不舒坦,都回憶起自己當年參加春闈時的激情燃燒的歲月。每個人都肩負著家族責任和事業夢想,努力學習,竭盡所能在考場上發揮,那是最吃力的歲月,一朝金榜題名後,仕途才在面前鋪開了,所有的付出和汗水都是值得的,這種感慨是沒有考過科舉的人很難體會的。太后這句話使得群臣如找到了知己一般,瞧瞧,還是太后懂得俺們的心啊。

小皇帝畢竟八歲了,如何聽不出沈今竹是想讓自己知難而退,主動放棄呢?可是他脆弱的自尊心受到了傷害,就像昨天和大公主比賽捉兔子一樣,非要爭回一點面子。身為天子,難道這點事情都不能夠如願麼?我又不是過問什麼複雜的政事,只是主持一下殿試而已,歷來不都是皇上的職責麼?

縱使帝師王閣老嗓子都要咳啞了、也一個勁的朝小皇帝飛眼神,就像青樓女子招攬客人似的,可是小皇帝卻依然說道:“太后,朕知道科舉的重要,文武貢生都是國之重器,非同兒戲,朕只是希望和這些貢生們面對面的交流,親自選出得利的人才。”

小皇帝都說到這個份上了,沈今竹暗道,各位,你們也看到了,不是我不給小皇帝拿梯子下臺,是他自己不肯下來啊。沈今竹說道:“皇上求賢若渴,哀家就不攔你了。不過殿試主要考的是策論和奏對,這些日子就請翰林院掌院,還有王閣老和崔閣老三人入乾清宮,好好和皇上講一講禮儀,定下策論的題目,殿試時哀家會垂簾旁聽。”

群臣聽太后如此說,才放下心來,有了三位老臣的輔佐,還有太后在後面把關,小皇帝想胡來也難。

長興六年,二月十四,慈寧宮。

“太后,皇上已經定下明日殿試的題目了。”懷恩遞給沈今竹一個字條,沈今竹展開一看,上頭寫到:“朕與士大夫共治天下。如今士風不正,為臣者欲求無邊而見識短淺。想要正士風以復古道,用什麼辦法可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偏執上將的金絲雀

良北桑

東隅雖逝

伊伈

君非良人

小小白

重生後庶女黑化了

阿鯨

殃君

傅安良

[綜英美]你在乎過攻略目標的感受嗎

九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