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7節,今萍嵋,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237章 放魚餌大魚終上鉤,施恩威收復老臣心(二)

王閣老不愧為千年王八萬年龜,活到一定歲數了、經歷的事情多了,一下子就點中了要害。沒錯,錢閣老想要當首輔,第一要過王閣老這一關,第二要看太后答應不答應。

王閣老老當力壯,小皇帝又極小,他是顧命大臣,諸葛亮似的人物,所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反正不進棺材,首輔之位是絕對不會空出來的。而總所周知,沈今竹最器重的內閣大臣,是剛剛入閣崔打婿崔閣老。等熬死了王閣老,崔閣老的勢力也起來了,到時候錢閣老就淪為前年老二似的不尷不尬的人物。

錢閣老不甘心,他暗中合作的盟友也瞧出了他的不甘,便伸出友誼之手說道:“不如我們合作,你得到你想要的,順便把我推向龍椅,你的首輔大臣之位將堅如磐石。”

這位藩王正是魯王,從十幾年前安泰帝的太子夭折開始,他就有了入主皇宮的想法,憑什麼都是朱家的子孫,我就必須待在濟南當土財主呢。當時他就暗中和錢閣老有了聯絡,共同進退,錢閣老力薦魯王未果,半路殺出一個謀劃奪門之變的曹核,將順王推向了龍椅。錢閣老和魯王功虧一簣。

魯王也不甘心,絕地反擊欲綁架懷義的夫人何氏,離間順王父子,計謀失敗後潛入了暗處,伺機而動。後來宮中遭遇水痘,魯王那時候都已經偷偷出了藩地,往京城方向而去了,但是沒想到先帝暴亡,三天就死了,而沈今竹已經牢牢掌握了東廠和錦衣衛,並且將謀反的五軍營連根拔起,控制了京城三大營。一個婦道人家,不僅處事不驚,而且垂簾聽政的各種決策也十分內行,大明並沒有生起亂象,反而繼續蓬勃發展。

魯王的人找到了孫秀的把柄,並且收為己用,孫秀作為順天府尹,太后近臣,有太多機會顛覆政權了。再加上十年一度的宗室大祭司,魯王覺得如果再錯過這個機會,機會就永遠不會再來了。魯王安插在各處的探子們開始行動了:

大祭很遺憾的沒有抽中魯王,魯王利用手下挑唆裕王無知的孫子,在宮廷了說出了僭越之詞,導致全家人都失去了參與祭祀的資格,灰溜溜回家了。而從路程距離上那些藩王們魯王離京城最近,倉促之間,魯王補上空缺最合適。所以魯王就這樣大大方方來到了京城。

同時錢閣老早就瞧出王閣老的死穴就是那個不成器么孫,早就設計了一幫人利用酒色財氣,將么孫在墮落之路上越走越遠,這種糊塗蟲隨便一招仙人跳進賭坊就能控制在手心裡。須知科考舞弊和普通的殺人放火霸佔民女等犯罪截然不同的,么孫殺了人,王閣老憑藉資歷和威望可能會掩蓋起來,繼續當首輔大人,可若是科考舞弊案,那就絕對無法翻案繼續當首輔了了——辭官回鄉是最好的結果。因為科舉是所有官員的根本和驕傲,王閣老若是在科舉上出現汙點,那麼無論他以前有多麼多門生故友、多少官員對他馬首是瞻,一夜之間,王閣老都會被所有人厭棄。哪怕是王閣老狠心大義滅親,親手將么孫弄死,也是無法避免辭官的結局。

錢閣老和魯王合作,一切都進行的非常順利。如果王閣老如願下臺,那時候崔閣老資歷還沒有熬夠,太后再看中也無用,肯定是錢閣老成為了首輔大人,百官之首。然後魯王要挾孫秀配合刺客們投毒或者刺殺太后和小皇帝,皇宮再次絕嗣,魯王“恰好”在京城祭祀,錢閣老擁立魯王繼位,兩人都達到了目的。

多項計劃進行的井井有條,絲毫不亂,一切都在錢閣老和魯王的預料中進行著,除了——他們的對手是沈今竹。

王閣老聽到沈今竹的講述,老淚化作了熱血,憤然說道:“真是狼子野心,虧得我平日待錢閣老不薄,他也是我一手推薦提拔上來的,我們同朝為官,雖有時政見不同,時常有些爭執,但私底下還是朋友,我們還是兒女親家,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偏執上將的金絲雀

良北桑

東隅雖逝

伊伈

君非良人

小小白

重生後庶女黑化了

阿鯨

殃君

傅安良

[綜英美]你在乎過攻略目標的感受嗎

九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