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3節,今萍嵋,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繁忙,這一日好容易早些回家了,兒女都很高興。

五歲的兒子泥猴兒般在地上連翻了三個跟斗,叫道:“爹爹!你看我學孫悟空!”

三歲的女兒嬌嗔著伸著手要“爹爹抱抱”。孫秀抱閨女,牽著兒子,笑著對崔氏說道:“怎麼不見馨兒?”馨兒就是崔氏帶來的拖油瓶,本是誠意伯劉家的孫女,跟著和離之後的母親姓崔,崔氏改嫁,便也跟著姓孫了,如今已經十五歲,定了親事,後年就出嫁。

沒等崔氏開口解釋,泥猴兒兒子大聲叫道:“姐姐定親之後就很少陪我們玩了,總是關在房裡繡嫁妝。”

女兒也搖著孫秀的胳膊,甜甜的說道:“爹爹,叫姐姐不要繡了,出來一起玩吧。”

孫秀說道:“晚上就不要繡了吧?小心傷眼睛,若白天做不完,就交給繡娘代勞吧。有那麼幾件繡品做樣子就成了,我們又不是那種請不起繡孃的人家。再說親家家風開明寬厚,不會為了繡品而苛責新媳婦的。”

崔氏說道:“小孩子亂說話,你也信啊。馨兒不是關在房裡繡嫁妝,而是剛種了痘,在送痘神娘娘呢,怕過給了弟弟妹妹,就關閉院門,等燒退痘出,疤痕癒合了再出來。你整天忙的腳不沾地,時常半夜才回來,天沒亮就走了,我沒來得急和你說。”

孫秀有些驚訝,“馨兒一直沒有種過痘?”

崔氏說道:“小時候種過一次的,就是沒有發熱出花,可能是痘種有問題吧。我也不太懂這個,這次太后下旨推行種痘術,倒提醒了我,就要爹爹從京城太醫院求了痘種,給她再種一回——相公,我聽說京城排隊種痘的孩童都排到秋天了,咱們天津府何時才有太醫院的人來開藥堂種痘?民間的那些種痘師水品不一,痘種也時好時壞,不敢相信啊。”

朝廷從上而下推廣種痘術,太醫院派太醫進駐市井鄉村,孩童免費,大人收費。孫秀說道:“太醫院的痘種有限,目前主要供給京城之地,還有最先上表請求推廣種痘術的應天府。我已經上表,請求派太醫來天津府,天津是天子門戶,太醫們應該過些時日就到了。北人和我們南人不同啊,他們不太相信種痘術,今日聽說我上表,兩位同知已經明言反對了,說我操之過急,而且民間也有各種種痘傳瘟疫的謠言,想要普通百姓接受,尚需時日。等太醫一到,我就親自送兩個孩子去藥堂種痘,打破謠言,從自己開始吧。”

女兒聽不懂父母的對話,想起了奶孃時常唱的一首歌謠,便哼唱出來了,“種豆得豆,種花得花,種個葡萄滿架爬。”

崔氏噗嗤一笑,食指往女兒眉心點了點,說道:“此痘非彼豆,饞嘴貓兒似的,就知道吃。”

孫秀難得的陪著兒女玩耍、洗澡、哄睡,等到回房時,夜已經深了,崔氏舉著燈盞照著紗帳裡的蚊蟲,說道:“今日我帶著兩個猴兒去逛街玩耍,無意中撞見一個怪俊的後生,說來也怪,此人的模樣居然有幾分像太后呢,身邊還跟著一個保鏢,獨眼大鬍子,看起來蠻兇的,都說太后要來天津,你說她會不會提前微服私訪到了?”

☆、第226章 思舊事女人當自強,到酒家姐弟偶相逢

走在設立才八年的天津府街頭上,屋舍儼然,街道整齊,鋪著石板,招牌光鮮亮麗,街頭摩肩擦踵,人頭攢動,各國商人云集於此,恍恍惚惚中,沈今竹彷彿回到了海澄縣,兩個剛成立的府縣都是孫秀的手筆,也都是沾了開海禁的光,從寒酸的小港口變成大城市,連街道都有些相似。

“孫秀果然是個人才啊,英宗當年也感嘆,說沒想到隨手一指,就點中了他的名字。”沈今竹騎在馬上,慢慢的行走著,近乎貪婪的看著街頭,聞著帶著些許鹹腥味的空氣,比什麼龍涎香還要舒服——沒有什麼比自由的空氣更好聞的了。

徐楓騎在一匹棗紅馬上,和沈今竹並轡而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偏執上將的金絲雀

良北桑

東隅雖逝

伊伈

君非良人

小小白

重生後庶女黑化了

阿鯨

殃君

傅安良

[綜英美]你在乎過攻略目標的感受嗎

九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