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3節,今萍嵋,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民間,尤其是江南之地,因天氣溫暖溼潤,容易起瘟疫天花等疾病。種痘之法比較盛行,時常有種痘師走街串巷,猶如貨郎一樣,父母主動花錢給孩子們種痘,這些痘師大多用的是旱苗法,就是將痘種研磨成粉,用曲管吹進鼻孔裡,因時常被鼻涕等物阻礙,許多無法成效,加上種痘師的痘種質量好壞不定,甚至有些江湖術士隨便用香灰等物冒充痘種,所以種痘效果好壞不一。不過儘管如此,江南之地鄉野街坊裡,大多數百姓還是相信種痘術的,一次不成功,只要遇到種痘師,還會把自己孩子送去再試一次。江南種痘師大都是祖傳,或者是大夫自己收集好痘種研磨。痘種傳播的越廣,痘苗就越好,好的痘種經過一次次的挑選,傳播,其苗傳種愈久,則藥力之提拔愈清,人工之選煉愈熟,火毒汰盡,精氣獨存,所以萬全而無害(出自清朝的《種痘心法》)。”
“一些有名氣的種痘師,痘種是祖傳寶物,一次種痘,或收十兩雪花銀,高門大戶也競相邀請,太后娘娘小時候也是種過痘的。難道江南百姓不知道種痘也有風險嗎?為何還要花錢也要冒這個風險呢?就是因為種痘術在漫長的實踐中證實是有效果的,並且危險很低的緣故啊!現在水苗法比旱苗吹鼻法更加有效,是時候開始從上而下的推廣了,如今春暖花開,各種瘟疫疾病也隨之而來,時不我待,倘若繼續拖延下去,再遇天花痘症,就悔之晚矣!”
說道動情處,院判大人白鬍子都發抖了,老夫聊發少年狂,開始直言對王閣老發難:“恕老臣直言,首輔大人是山東人氏,乃北方人,生於斯,長於斯,北方因天氣寒冷,地方相對閉塞落後,種痘的很少,而且技術較低,您耳濡目染之下,對種痘沒有好感也情有可原。您對江南之地的具體民情不瞭解,所以將種痘視為洪水猛獸,必須控制在兩千之一才能全國推廣的說法。倘若首輔大人不信,可以問一問今日大朝會來自江南之地的官員們,你們或者家裡孩子小時候種過痘,或者看見聽聞種痘的,請站出來給老夫當證人。”
江南多讀書人,當官的也是江南人居多,即使沒吃過豬肉,也看見豬跑,種痘這種事情大多還是曉得的,所以院判大人一開口,還真有些人站出來了。不過礙於王閣老首輔大人、類似一國宰相的威信,許多人不敢站出來,留在原地不動,不聾不痴,何以在官場上混呢?
廠公懷義笑嘻嘻的看著那些裝木頭人的官員,一個個開始點名,說道:“喲,陳大人,去年宮中痘症發作之時,你就將家裡的孫子孫女全都送到江南老家去了,一個個都用水苗法種了痘,開春剛送到京城,一家團聚,怎麼陳大人還站在那不動啊?”
工部侍郎陳大人尷尬的輕咳一聲,說道:“男主外,女主內,孫兒們如何,那都是拙荊安排的,老夫並不知情,並非——並非故意隱瞞。”話雖如此,陳大人還是稍微挪動了一下位置。
東廠可不是吃素的,搞這點情報是拿手好戲,不過今日目的不是樹敵,而是儘可能拉攏各路官員,支援推行種痘術。所以懷義輕輕放過了陳大人,並不深究,連續將幾位官員揭了老底之後,又指著戶部一個官員說道:“宋大人,令夫人就出身醫藥世家——”
沒等懷義繼續往下說,宋大人就自覺出列了,官員們內心惴惴的,東廠的名聲不是白得的。對不起,首輔大人,太后看起來早有準備,勢必今日要成功,我們不得不避其鋒芒,來日再來支援您了!
大朝會上,院判大人大獲全勝,太后在最後還撒了一把淚,在珠簾後面低聲嘆道:“此事若早推行十年,先帝也不會——唉。”
沈今竹的淚水滴落在懷裡酣睡的小皇帝臉上,小皇帝懵懂的醒過來,也跟著哇哇哭道:“嗚嗚,父皇,我想父皇了!我要父皇!”
《明史.昭帝本紀》記載,長興一年,種痘之術正式被官方承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