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0節,今萍嵋,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痘症幾乎無藥可醫,完全看老天爺那天心情還不好,收不收你。最有效的辦法就是以毒攻毒,用人痘接種法使得人獲得免疫,起初是從痘症發病的人身上獲得痘痂,曬乾研磨成粉,這種東西叫做苗,然後用曲管將苗吹入鼻中,這種叫做旱苗法,對於預防和治療天花有一定的效果,不過由於旱苗法的弊端很多,旱苗刺激鼻腔導致鼻涕眼淚等粘液流出,使得旱苗失效。到了明朝時,出現了一種水苗法,即將苗用乳汁或者清水攪拌,攤在乾淨的棉布上,捲成棗核的模樣塞進鼻腔裡,擱置一晝夜時間,倘若七日之內發熱出痘,就表示中的痘苗成功,有了免疫力。由於水苗形狀很像棗核,也有叫做棗苗法。
水苗法比旱苗法成功機率高,而且死亡率也低,但是即使到了醫學發達的現代,疫苗也有一定程度的失效或者死亡率,不能保證所有中疫苗的人都安全,何況是在醫學落後的古代呢?所以給不給孩子或者自己種痘,全靠家長的自覺,連皇室都沒有推行這種種痘之法,甚至有許多醫書和大夫都反對這種方法,所以大部分人都沒有用過水苗法,所以一旦天花爆發,一死就是一大片。
沈家人比較開明,沈老太太見識多廣,給四個子女小時候都用過水苗法種痘,連續幾代人成了慣例,孩子們都會用水苗法,沈家的孩子們都很健康的長大,所以沈今竹的大公主滿了週歲,她請了一位經驗豐富種痘師給女兒用水苗法。
這一下在後宮掀起了軒然大波,太醫院分成了兩派,為是否應該給大公主用水苗法爭論不休。有太醫說堅決反對,說皇宮從來沒有給皇子皇女種痘的先例,皇上就只有一對兒女,倘若種痘失敗,大公主夭折,太醫院有逃脫不了的責任。支援皇后的太醫們則說,民間種痘技法已經很成熟,死亡的很少,雖說皇宮沒有種痘的先例,可是宗室藩王室卻有啊,君不見皇宮為何一直子息微弱,皇子皇女夭折的多?而藩王的後輩卻是以驚人的速度增長,生的多,夭折的少,現在都十幾萬宗室了,這些數字是鐵證啊。
最反對此事的是皇上的生母趙太妃,哭天抹淚的找皇上,說皇后不賢不慈,明面上是要給大公主種痘苗,其實是想要將痘病帶到皇宮,傳染給大皇子,謀害皇嗣呢。親孃向來有些糊塗,朱思炫不相信糊塗孃的話,曉得親孃被人利用,挑撥婆媳、夫妻關係,命廠公懷義查出了背後在趙太妃耳邊傳謠的人,秘密處死了。但是他對大公主是否種痘一事也舉棋不定,畢竟是皇宮首例,先河是不好開的。
沈今竹一再堅持自己的想法,她對朱思炫說,所謂慣例,並非一成不變、必須遵守的,先帝爺還廢除了宗室殉葬的慣例呢。一邊是親孃,一邊是妻子,朱思炫只得妥協,他容許沈今竹抱著女兒出宮,在香山行宮裡用了棗苗法,但是也明言不準給大皇子用此法。七日大公主燒退痘出,種痘成功了。豈料兩年後,宮中痘症爆發,朱思炫和大皇子都不幸染病,沈今竹和大公主因身體康健,都用過水苗法種痘,逃過了這一劫難。
大皇子好轉,可是朱思炫的病情卻越來越嚴重,到了失明的地步,就說明回天乏術,很難見到明天的太陽了。曉得自己沒多少時間了,朱思炫伸手想要握著沈今竹的手,沈今竹沒有躲避,他自己卻瑟縮了回去,改為抓著她的袖子說道:
“說好了要一生一世在一起,如今朕要先走一步了,大皇子還不滿三歲,什麼都不懂,朕會封你為皇太后,垂簾聽政,等他十六歲大婚之後再還政給他。朕相信你的能力,朕最信任的人一直都是你,朕把大明江山,還有大皇子都交給你了。朕走之後,你莫要過於悲傷,好好教養兩個孩子,堅強的撐起這位重擔。”
沈今竹隔著衣袖握著朱思炫滿是膿瘡的手,說道:“我會的,你放心吧。”
朱思炫也隔著衣袖回握著沈今竹的手,愧疚的說道:“趙太妃是個糊塗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