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節,今萍嵋,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了一陣子,才慢慢走出陰影。

“對的。”吳敏擦乾了眼淚說道:“你說得對,我不會如此想了,以前陳家人做那些小動作我看在爹爹和祖母的面上,慢慢都忍了,後來真不能再忍了,礙於孝道不敢頂撞爹爹和祖母,就乾脆帶著弟弟來金陵,眼不見心煩。如今陳家人被名利迷了心竅,在金陵製造如此慘案,我不會放過他們的!我也再不會姑息養奸!為了爹爹和祖母說違心的話,我要將真相公佈於眾,哪怕是揹著不孝的罵名,也要讓陳家收到應有的教訓!”

吳敏眼中噴著怒火,一定要驅散壓抑在心頭的陰霾,為什麼會覺得自己會付出被罵大不孝的代價?實則別人家是有了後孃就有了後爹,而靖海侯府是有了後孃,那後爹、後祖母、後叔叔嬸嬸都出來了,繼母陳氏明面上不敢對他們姐弟做什麼,但是背地裡各種小動作不斷,還經常陰陽怪氣說些話刺痛他們姐弟,而祖母看來陳氏是她親外甥的份上,經常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在陳氏生下兒子後,乾脆兩隻眼睛都閉上了。

這都不算,姐弟倆被擠兌一事,外祖家並非不知,也去過靖海侯府給他們撐腰,但收效甚微,剛開始繼母會有所收斂,確實日子會好過些,可時間久了,一切又恢復如常。他們終究是吳家子孫,外祖母那時還寫信勸她隱忍,說弟弟是嫡長孫,將來長大了是要請封世子的,吳徐兩家聯姻,對各自家族都有好處云云。那時吳敏卻不以為然:誰說只要是嫡長孫以後就一定能繼承爵位?若是死了呢?被養廢了呢?弟弟還小,將來的事情誰能說得準,外祖母離晉江太遠了,不瞭解靖海侯府的現狀,也太樂觀了些。

所以吳敏下定決心自救,設計帶著親弟弟千里奔金陵,那當世子的親爹以前扮演乖女婿慣了,這次果然受不住激,在海上暴露了真相,撕掉了偽裝,竟然在外祖父的眼前破口大罵姐弟兩個是“孽子”、“劣女”,這一舉動讓年輕氣盛的大舅舅發怒了,對著爹爹開炮,爹爹受傷,他的手下也朝著外祖父的方向開炮——雖說雙方都是故意不瞄準,但是此事鬧大了,覆水難收,外祖母也由此看清了靖海侯府的真相,再也不放姐弟兩個回晉江了。

但出於家族利益考慮,徐吳兩家的姻親關係依舊存在,吳敏依舊是吳家的大小姐、吳訥是將來的爵位繼承人。吳家敗落,對徐家沒有一點好處。陳家這次喪心病狂的行為,直接導致了接近千人的傷亡,抄家滅族都有可能,而根據靖海侯府以前的表現來看,侯府對陳家不太可能袖手旁觀,所以傷了陳家就是傷了靖海侯府,如果侯府知道是吳敏將此事捅破的,無疑會罵她不孝的。

看著吳敏如此決絕的表情,沈今竹都覺得原來自己個“鬼生子”還是幸運的,吳敏吳訥姐弟才是苦瓢呢。要麼他們自己憋屈死、要麼揹負著不孝的罵名和家人徹底撕破臉,從目前來看,吳敏是打算一個人揹著罵名,把吳訥摘出去。

沈今竹心下又為吳敏鳴不平:憑什麼犧牲的都是女子呢?明明是吳敏的機智果斷三番兩次救了自己和弟弟,千里奔金陵也好、昨晚聯合陸指揮使捉刺客也罷,包括送朱墨本《唐詩》和自己結下的善緣,都是吳敏在付出、在思考、在努力的做,甚至隨時準備犧牲自己的性命和名聲。

這弟弟只需要聽姐姐的話即可,不需要做什麼,一切都由吳敏安排。要說這吳訥也七歲了吧,為什麼他不能承擔一些呢?為什麼站出來揭開陳家人面目、揹負不孝罵名的不是他,一定是付出最多的吳敏?

其實都是利益吧,保住吳訥,就是保住了爵位,而爵位意味著太多的東西。而吳敏——唉,為什麼女子就一定要充當別人的馬前卒、墊腳石?為什麼一定要做出犧牲時,一定是姐姐或者妹妹站出來,把生或者有機會過更好生活的機會讓給弟弟或者哥哥?

聽慣了那些“賣身給哥哥弟弟娶媳婦”、“賣身籌銀子給哥哥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偏執上將的金絲雀

良北桑

東隅雖逝

伊伈

君非良人

小小白

重生後庶女黑化了

阿鯨

殃君

傅安良

[綜英美]你在乎過攻略目標的感受嗎

九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