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節,今萍嵋,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自然不會慢待;可常住寄人籬下的,定會受委屈,她哪能住的慣,萬一逼得她從瞻園跑出來,豈不是適得其反。”

沈佩蘭說道:“咱們沈家三房早在父親去世時就分家了,親兄弟明算賬,四丫頭養在您跟前,二哥每年都是拿銀子給大侄兒媳婦,您格外給她添些什麼,也是拿出私房銀子,從來不走公中的賬目。您老邁精力不濟,我幫您教導四丫頭是為母解憂盡孝道。她瞻園住著,也是用沈家的銀子養沈家的人,不用花國公府公中一個銅板,怎麼叫寄人籬下?”

“再說了,瞻園現在就有好幾個親戚家的姑娘住著呢,吃的穿的,月錢等和正經國公府小姐同樣的份例。四丫頭跟我過去,多她一個不多,每個月定個日子、逢年過節回來陪您說說話小住,兩全其美,總比在京城好幾年都見不到人強。”

沈老太太心下微動,如今她是管不住也下不去狠手管教沈今竹了。小女兒的建議可行性很高,並且能給四丫頭帶來更好的前途,雖說也有許多漏洞,但世上哪來的萬無一失呢?

“讓我再想想吧。”沈老太太說道:“明日你和四丫頭說說話,多相處相處,她這一年變化頗大,你看看有幾分把握馴服她。唉,說不定這熊孩子一張嘴就把你氣跑了,咱們今晚盤算再多也沒用。”

沈佩蘭自信滿滿,“但凡受到寵愛、天性活潑的孩子那個沒點熊呢?長大就好了。熊孩子我見的多了去,瞻園現成的就有好幾個呢,我怎麼可能被自己親侄女氣跑了,幾十歲的人了,這點涵養還是有的。”

母女倆說著話,天快亮的時候才睡著,再醒來時,已經是巳初(9點),一天炎熱的時刻剛開始,有蟬鳴響起,小丫鬟揮著粘杆四處尋找粘蟬,母女倆用了些清粥小菜,漱了口,便去了小書房。

沈今竹正在練字,坐姿端正,表情肅穆。沈佩蘭心下稍定,京城一年,也不是盡淘氣去了。單看寫字的姿勢態度,這孩子比以前就長進了許多。走過去細看,微微有些吃驚,女孩子一般都練習衛夫人簪花小楷,沈今竹寫的居然是古樸蒼勁的小篆,臨的是秦朝《琅琊臺刻石》拓本。

沈今竹聽到動靜,忙起身行禮,抬頭見到沈佩蘭髮髻上的象牙長簪,脫口而出道:“二姑姑,您怎麼把二姑夫上朝用的象牙笏板插頭上了。”

沈老太太同情的看著女兒,給了個“我猜對了吧,這熊孩子一張嘴就把你氣跑了”的表情。

作者有話要說: 沈今竹出生的過稱很艱難,不過她不是穿,也不是重生,大明土生土長的土鱉熊孩子。

那啥,評論太少了( ⊙o⊙ )哇,來嘛來嘛,大家都來說兩句,給舟鼓鼓勁嘛。

圖為熊孩子臨的《琅琊臺刻本》,李斯的筆跡。

☆、臨拓本今竹說後宮,謀大局白灝來請罪

沈佩蘭也是從小父母嬌寵著養大的,少女時期的她也古靈精怪過,現年過四十,在沈老太太面前也時常撒個嬌,耍耍小性子,沈今竹半玩笑的稚氣話還不至於惹惱了她。

沈佩蘭問道:“你剛從京城歸來,不會不知道正時興插戴這種簪子吧。”

沈今竹笑道:“我母親不戴,不過我在宮裡見過淑妃娘娘插戴過這個樣子的簪子,那天恰好皇上來瞧大公主,見到了這個簪子,還玩笑說早上大朝會大臣們拿著笏板議事,下了朝還能給妻女當首飾用,真真一舉兩得呢。”

聽到女兒和外孫女的訊息,沈佩蘭不禁有些急切的問道:“你時常進宮?娘娘和大公主身體可好?”

連沈老太太也聽進去了,暗道怎地沒聽這孩子提起過這些事。沈今竹答道:“去過五次,在宮裡小住了幾日,陪淑妃娘娘說話,和大公主一起玩。”

慶豐帝現年二十五歲,正值壯年,三宮六院佳麗雲集,只是子嗣薄弱,不僅皇后沒有生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偏執上將的金絲雀

良北桑

東隅雖逝

伊伈

君非良人

小小白

重生後庶女黑化了

阿鯨

殃君

傅安良

[綜英美]你在乎過攻略目標的感受嗎

九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