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蘭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節,今萍嵋,暮蘭舟,層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還在門口裝死訛人家?”
“媒婆的嘴,神仙的腿,五個媒婆圍著白家罵,到了明天還不得傳遍南京城?誰還不知兩家和離錯在白家貪得無厭,誰還不知咱們二小姐的委屈。”
王氏冷笑道:“她也有今天,談親事的時候口口聲聲說把韻竹當親閨女看待,娶回去就成腳底的泥,這也是寫進蘇州縣誌的賢婦呢,怪不得四丫頭總是說書上大多都是騙人的,這熊孩子倒是說了句實話。”
管嬤嬤附和道:“裝一時好人容易,裝一世聖人難啊!白夫人這種人要麼不動,要麼打死,一定要逼得她再也不敢回南京,咱們渾水摸魚的事情方能瞞的嚴實。”
“祝媒婆她自己是什麼安排的?”王氏問。
管嬤嬤答道:“她無兒無女的,年紀也大了,撞上這筆橫財,萌生了退意,先裝瘋一個月坐實白家這件事,再回松江老家養老,多年的積蓄加上咱們給的五百兩銀子,什麼體面的日子過上不上呢。只是——”
“怎麼了?”
管嬤嬤遲疑片刻,還是說道:“我覺得這事咱們做的太急,看似天衣無縫,其實也有漏洞,關鍵是這事和以前做的不同,以前的事一旦戳穿了,咱們都可以左右手彌補,這事一旦出了簍子,圓起來就難了。以目前的狀況,這事並不是非做不可。”
王氏道:“我也明白,這事有些鋌而走險了,可是——嬤嬤,我急需用銀子。”
管嬤嬤強忍住心中的惱意,問道:“可是高密那邊又寫信要銀子了?春天的時候說八爺想進北京的國子監讀書,要兩千兩銀子捐例監,銀子已經捎過去了——你別怪我多嘴,這也太獅子大開口了,我也打聽過,例監那裡用的了這麼多銀子?何況還走了咱們王家老太太的孃家曲阜衍聖公府上的路子。”
國子監的監生分四種,舉監、貢監、廕監和例監。舉監是春闈落地的舉子,由翰林院選出優秀的推薦入國子監,預備三年後再戰;貢監由各地鄉縣學推薦優秀的秀才或者舉辦選貢考試選拔入國子監,每年只有一個名額,剛與沈家和離的白灝就是貢監;廕監是皇帝特批入監、京官四品以上、外放官三品以上高階官員按例可以恩蔭一子入監,或者其他級別的官員因殉國而恩准嗣子入監,也叫恩生。
王氏的丈夫、也就是沈大少爺是嗣子,當年就是作為恩生進的國子監學習,順利考取舉人後止步於進士,索性入仕做官,目前是武昌府的七品推官。而沈二少爺沈義然是先帝有感其父殉國壯烈,而特批兩子都可以入國子監,故大房同父異母的兄弟兩個先後都是廕監。
例監是國子監每年招生,除了前三種監生外,若有空餘的名額,可以用銀子納捐入學讀書。這個名額沒有固定價格,根據每年空白名額的多寡,還有願意出銀子的人財力決定。
王氏嘆道:“那有什麼辦法,我只有這麼一個弟弟,他是祖母、母親唯一的指望,眼瞅著高密王氏其他幾支人才輩出,我們這支好多年沒出個舉人了,面上無光,她們也是著急。去年貢生選拔他又榜上無名,只得花錢走例監的路子,去京城國子監讀書漲些見識學問了。祖母和母親不放心他一個人,決定舉家跟著去京城,京城不比高密老家,那裡的物價比咱們南京還貴,一大家子人想要過稍微體面些的日子,一年五百年銀子是打不住的,我貼補一些,只當是孝敬兩位老人家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